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肖瀟 實習生 崔嘉豪 北京報道
春節將至,全球合規領域風聲驟緊,跨境摩擦愈發激烈,國內網絡治理節奏加快。
在互聯網生態和平臺治理上,值得關注的合規事件有:網信辦啟動“清朗·春節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動;網信辦擬出臺MCN機構管理新規,限制編造虛假情節、人設等12類行為;“TikTok難民”擠入小紅書,隱私和數據安全問題會成困擾嗎?美團通報:2024年通過線上識別并打擊外掛軟件近 30 個。
在個人信息保護上,六款國內出海App收到歐盟合規投訴;網友被陌生人“異地刷臉支付”,微信回應正在核實情況。
在人工智能方面,騰訊上線“AIGC鑒別工具”,鑒別AI圖片和文字;AI外掛繞過圖形類驗證機制“搶票”,國家網絡安全提醒升級驗證碼。
最后在海外方面,因生成誤導性消息,Apple Intelligence 暫時下線AI新聞摘要功能;美國FTC再次警告,OpenAI和微軟的合作引發反壟斷擔憂。
一、互聯網治理與平臺生態
1、網信辦啟動“清朗·春節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動
1月19日, 網信辦決定即日起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清朗·2025年春節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動。專項行動將重點整治以下六方面問題:
(1)挑起極端對立問題。 一是借春節晚會、春節檔影視作品或者熱門體育賽事活動等話題,挑起互撕謾罵、拉踩引戰等行為。 二是惡意丑化攻擊春節民風民俗、傳統習慣等活動,借機發表“地域黑”等歧視性內容。 三是刻意渲染鼓吹不婚不育、反婚反育等話題,宣揚極端女權,挑動性別對立,集納展示血腥殘忍畫面,宣揚暴力戾氣。
(2)炮制不實信息問題。主要包括炮制傳播涉公共政策、社會民生、春運出行等謠言信息,發布誤導性旅游攻略,或者使用AI工具惡意炮制虛假形象、擺拍家庭倫理等矛盾劇情。
(3)宣揚低俗惡俗問題。 打著春節演出、休閑娛樂等各類名義發布推送含有低俗擦邊等內容的直播、短視頻。
(4)鼓吹不良文化問題,主要是以春節風俗之名刻意展示炫富斗富、風水運勢等封建迷信,提供網上算命占卜付費服務。
(5)違法活動引流問題。
(6)侵害消費者權益問題。主要提到了大數據殺熟、惡意模糊優惠券領取規則、直播中進行虛假宣傳。
2、網信辦擬出臺MCN機構管理新規,限制編造虛假情節、人設等12類行為
1月10日,國家網信辦發布《網絡信息內容多渠道分發服務機構相關業務活動管理規定(草案稿)》(下稱《草案稿》)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25年2月9日。
針對在網絡信息內容服務平臺入駐,為網絡信息內容生產者提供策劃、制作、營銷、經紀等相關服務的MCN機構,《草案稿》限制了MCN簽約的網絡賬號實施12類行為。
具體行為包括:
(1)以議題設置、合成偽造、臆測編造、拼湊剪接等方式,制造發布網絡謠言;
(2)制造負面話題;
(3)集納負面信息,翻炒舊聞舊事;
(4)以附加標簽、發布無關內容等方式,惡意蹭炒社會熱點事件;
(5)渲染炒作突發案事件,消費災難事故;
(6)利用“網紅兒童”牟利;宣揚不良價值觀;
(7)編造虛假或引人誤解的背景、情節、人設,進行惡意營銷;
(8)虛構關注度、瀏覽量、點擊量、評價評分、投票量、消費金額等數據;
(9)組織網暴等等。
3、“TikTok難民”擠入小紅書,隱私和數據安全問題會成困擾嗎?
據市場研究機構Sensor Tower估計,與之前七天相比,過去一周小紅書在美國移動端的下載量幾乎增長了兩倍。另有媒體報道稱,過去兩天,小紅書已吸引超過70萬名新用戶。不過,這些數據未得到小紅書證實。
具有挑戰的是,小紅書需要重新調試內容分發算法,讓多語言的內容生態更加平衡。同時,小紅書要進一步增強審核力量以及完善社區準則,確保社區內容符合不同地區的監管需求。
南財點評:如果TikTok會因為隱私和安全等問題遭到監管,隨著小紅書等APP在美國用戶中的普及,其是否也將面臨前者遭遇的壓力和困境?清律律師事務所首席合伙人熊定中認為,“事實上,我也并不認為隱私問題會成為此類事件的核心問題?!?/strong>
就目前部分用戶涌入小紅書的情況而言,作為境外數據接收方平臺,其更多需要考慮的,是境外用戶所在國對其公民個人信息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問題。就美國境內對數據采集、存儲、傳輸和使用相關的法律法規而言,不同于歐盟的統一強監管策略,美國互聯網個人信息和數據保護的專門性法規主要是以各州立法實踐為主。
當前美國在相關領域較為重要的法規是《加州消費者隱私法》(CCPA)和《加州侵犯隱私法案》(CIPA),其相關合規要求具有較高參考價值。此外,尤其需要關注的是未成年人信息保護問題,世界各國在該領域的合規要求都是關注度高、查處力度強,因此小紅書等平臺還需要重點關注美國的《兒童在線隱私保護法》。
4、美團通報:2024年通過線上識別并打擊外掛軟件近 30 個
1月13日,美團官方發文介紹,2024 年,美團通過線上識別并打擊外掛軟件近 30 個,配合警方在線下搗毀 5 個涉案團伙。
這些外掛軟件能夠自動在更短的時間內搶到距離近、配送費高的“好單子”,影響了其他騎手正常搶單。美團表示,2024 年共有 30982 名騎手因使用外掛被封禁賬號。目前美團公司已經開通 24 小時舉報通道,對騎手們的線索進行核查處置。
二、個人信息保護
1、六款出海App收到歐盟隱私合規投訴
1月16日,奧地利知名倡議組織NOYB在隱私投訴中點名六家中國公司,聲稱這些公司非法將歐盟用戶數據發送到中國,目前已向不同的歐洲國家分別提起六起訴訟——包括TikTok和小米(希臘)、快時尚品牌Shein(意大利)、在線零售商AliExpress(比利時)和Temu(奧地利),以及社交軟件微信(荷蘭)。
根據這家組織的說法,AliExpress、Shein、TikTok 和手機制造商小米承認將歐洲人的個人數據發送到中國,而Temu 和微信將數據傳輸到未公開的第三國,可能是中國。根據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 (GDPR) 隱私制度,只有在目的地國家不破壞數據保護的情況下才允許將數據傳輸到歐盟以外。因此要求暫停向中國傳輸數據,并尋求處以最高達公司全球收入 4% 的罰款。
針對這些指控,TikTok未予置評。小米的一位發言人則表示正在審查訴訟中提出的“指控”,并強調其用戶數據是“根據當地法律存儲和處理的”。小米的發言人補充稱:“如果未來有國家數據保護機構因這一投訴聯系小米,我們將全力配合以解決問題。”
2、網友被陌生人“異地刷臉支付”,微信回應:正在核實情況
1月12日,有貴州網友在微信突然收到“到店刷臉支付開通成功”和“微信支付成功”的通知后,被陌生人在安徽亳州微信刷臉成功支付106.64元。該網友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查看監控后發現刷臉人與自己長相并不相似,自己也沒有開通過微信到店刷臉支付功能,而對方不僅刷臉成功,還輸對了自己手機后四位。
騰訊方面對此回應,用戶付款流程通過手機號、人臉識別雙重核驗,具體情況正在溝通核實。同時為避免用戶損失,已先行全額補償?!拔⑿潘⒛樇夹g會根據用戶風險評級,加強支付時身份認證,保障用戶資金安全。也提示大家保護好個人信息,如遇到類似情況,請隨時聯系微信支付客服團隊,我們會全力協助解。”
三、人工智能
1、騰訊上線“AIGC鑒別工具”,鑒別AI圖片和文字
1月17日,騰訊官宣了一款AI生成圖片檢測系統,由朱雀實驗室,主要功能是判斷圖片是否由AI生成。
騰訊表示,AI鑒圖的檢測邏輯主要是區分真實圖片與AI生圖的差異,比如AI生圖有時不符合常識邏輯、AI生成圖片需要“加水印”、 AI生成圖片包含隱層特征。騰訊強調,鑒別AI生成往往不能依靠單一依據,需要另一套AI大模型大捕捉和判定多種差異,這套AI大模型使用了140萬份正負樣本進行模型訓練,據稱測試檢出率達95%以上。
此外,騰訊還表示自己退出了AI鑒文工具,同樣也是搜集了大量正負樣本進行訓練,將檢測文本與大模型預測內容進行重疊度對比,來推斷文章的AI生成概率,但未公布準確率。后續騰訊將推出AI生成視頻的檢測工具。
2、AI繞過圖形類驗證機制“搶票”,國家網絡安全提醒升級驗證碼
1 月 17 日國家網絡安全通報中心通報,近期廣西桂林公安網安部門工作發現,桂林市陽朔縣某景點票務預約平臺存在被濫用痕跡。經查,系“黃牛”團伙利用平臺的驗證碼組件缺陷,實施非法搶票行為。
正常情況下,游客預約門票需手動選中隨機排列的圖案以通過驗證。犯罪嫌疑人提前通過發起頻繁的注冊請求,下載了數萬張同類型的驗證碼圖片,人工對驗證圖片中的正確答案進行標注,再利用標注的數據訓練出高準確度的圖像識別模型,在搶票時利用該模型自動快速推測正確驗證碼。
網絡安全中心尤其提醒,采用圖案點選、文字點選類型的驗證方式,需要評估驗證碼方案的安全風險,建議驗證碼服務提供者采取增加噪音、變形扭曲、更換字體等措施提升驗證碼復雜性。
四、海外動態
1、因生成誤導性消息,Apple Intelligence 暫時下線AI新聞摘要功能
1月16日,蘋果暫時停止了由 Apple Intelligence 支持的通知摘要功能, 該功能于去年12月在英國中旬,主要作用是把App推送的一系列內容由AI總結成一條信息。
此前,這項功能因不準確地總結了多家媒體的新聞內容而受到批評。比如英國廣播公司(BBC)投訴稱,這家科技巨頭對BBC的一篇新聞報道生成了一段有關嫌疑犯的開槍自殺摘要,但事實上嫌疑犯還活著,并在監獄中等待引渡聽證。
在聲明中,蘋果公司發言人表示,“Apple Intelligence”目前仍處于測試階段,正在根據用戶反饋不斷進行改進。未來幾周會有一個軟件更新,將會進一步明確展示推送總結內容由蘋果AI生成。
2、美國FTC再次警告,OpenAI和微軟的合作引發反壟斷擔憂
1月17日,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發布報告稱,微軟與OpenAI的合作引發了擔憂,這家科技巨頭可能會將其在云計算領域的主導地位延伸到新興的人工智能(AI)領域。
FTC主席莉娜·可汗在聲明中表示:“FTC的報告揭示了大型科技公司的合作關系會如何造成鎖定、剝奪初創企業的關鍵AI資源,以及泄露可能破壞公平競爭的敏感信息。”
南財點評:2024年1月25日,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宣布,將啟動對AI公司投資和合作關系的調查,強制性的調查令已經發給了微軟、OpenAI、谷歌、亞馬遜、Anthropic五家公司。自去年以來,歐美預防式的反壟斷調查接踵而至,具體要調查的主要是“控制權”,即傳統巨頭企業對AI企業的控制力、影響力,防止他們通過控制這些AI領域關鍵企業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