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唐唯珂 實習生 吳澤昭 廣州報道
近年來,我國醫療行業領域的反腐力度日漸增強,高壓態勢助推營造風清氣朗的醫療行業新環境。
日前,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就發布了一則《行政處罰決定書》,認定廣州市玥達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向原廣東省某醫院人員支付“會診費”3.5萬元為好處費,構成商業賄賂行為,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責令廣州市玥達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立即整改其違法行為,予以沒收違法所得288余萬元(在該院銷售收入扣除已繳納的增值稅、所得稅等稅費后的所得利潤),并處罰款215萬元,合計503余萬元。
其實從今年以來,我國對醫療行業的反腐行動就在不斷加強。深化整治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的腐敗,堅決懲治群眾身邊的“蠅貪”,進一步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
以“會診費”之名 行商業賄賂之事
公開資料顯示,廣州市玥達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主要的經營業務范圍包括了許可類醫療器械經營、醫療用品及器材零售(不含藥品及醫療器械)。在廣州市越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公告中顯示,在2021年7月至2023年3月期間,廣州市玥達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在銷售醫療器械介入類產品的過程中,由公司法定代表人孔斌負責,假借“會診費”的名義,向原廣東省某醫院的王某某支付好處費,促使其在診療中更多使用該公司銷售的產品,從而提高醫療器械在醫院的使用量,以謀取更多的利潤。
經廣州市越秀區市場監督局查明,廣州市玥達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給付交易對方有關人員“會診費”的報銷流程大致為:首先由法定代表人孔斌在財務人員處支取款項后,以現金方式給付對方有關人員,對方有關人員給付孔斌餐費發票或孔斌自行收集相應金額的餐費發票。然后孔斌在“支付證明單”上填寫用途、金額等情況,交回給財務人員核對報銷。玥達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給付對方人員會診費,以“支付證明單”作為支付憑證及記賬憑證,未記入其法定會計賬冊,對方也未開具收受該款項的發票、收據給其入賬,該公司用餐費發票方式予以沖賬。
廣州市玥達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的商業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七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構成了商業賄賂。根據反法第十九條、《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案件違法所得認定辦法》第二、四、九條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八條第一款的規定,廣州市玥達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將面臨沒收違法所得2886715.86元(在該院銷售收入扣除已繳納的增值稅、所得稅等稅費后的所得利潤),并處罰款2150000元的行政處罰。
像玥達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這樣以“會診費”名義進行商業賄賂的行為絕非僅此一例,數據顯示,今年5月,全國共查處違規收送名貴特產和禮品禮金問題1681起。無論是冠以“好處費”“份子錢”還是“生日祝福”等名義,只要進行了收賄受賄行為,就必須受到整治,即使再小的數額也不例外。
集中整治 反腐力度再加強
醫療行業是“新基建”中非常重要的一環,隨著中國醫療器械企業生產技術的進步及配套產業鏈的成熟,再加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扶持國產設備等利好政策推動,中國醫療器械行業正迎來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國家藥監局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醫療器械產業快速發展,2022年,醫療器械主營業收入達到1.3萬億元,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面對快速發展的醫療行業市場,亟需進行科學有效的市場監管,加強整治力度,筑牢“防腐墻”,以構建一個平穩健康的行業新生態。
7月21日,國家衛健委醫療應急司發布消息,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視頻會議在北京召開。國家衛健委等十個部門一同部署開展為期1年的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以“零容忍”的態度堅決懲處腐敗,大力營造風清氣朗的醫藥領域發展環境。針對醫藥領域生產、供應、銷售、使用、報銷等重點環節和“關鍵少數”,堅持標本兼治、糾建并舉,堅持較真碰硬、寬嚴相濟,深入開展醫藥行業全領域、全鏈條、全覆蓋的系統治理,進一步形成高壓態勢,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而在4月召開的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法治、基層、應急和食品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中,《全國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廉潔從業行動計劃(2021—2024)》明確指出,要求醫療機構依法與利益相關企業交往,嚴禁收受醫療器械、藥品、試劑等生產、經營企業或人員以各種名義、形式給予的回扣、提成,嚴禁參與或接受影響醫療行為公正性的宴請、禮品、旅游、學習、考察或其他休閑社交活動,不得參加以某醫藥產品的推薦、采購、供應或使用為交換條件的推廣活動。
今年以來全國醫療行業反腐呈高壓態勢推進,據媒體梳理公開信息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全國已至少140位醫療機構主要領導被查。而在公開的案情中,部分人員涉案金額較大,周期較長。如多人任院長一職有十年之久,“靠醫吃醫”,違規操作藥品配送、設備采購、耗材供應、工程建設等以獲取錢財。
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醫學倫理與法律系教授王岳表示,醫療系統的腐敗主要發生在采購環節,特別是涉及藥品、醫療器械、大型設備和基建采購?!坝捎诠⑨t院院長、副院長具有一定的采購權,所以在利用職權進行基建投標招標、設備采購時,‘一把手’們更容易發生腐敗行為。”
醫療行業的腐敗和不正之風,由此帶來的藥品和醫用耗材價格虛高、醫療費用增長過快等問題,嚴重破壞了行業風氣,同時也加重了患者的負擔。目前,不少省份已經開始加大對醫療腐敗現象的監管與懲治。
7月17日,廣西南寧市第二人民醫院做出工作部署,進一步健全完善監管制度與制約機制,修訂醫院第二版績效方案,加大對藥品、設備、耗材等醫療物資采購的管控,嚴格把關臨床科室開展新技術審批手續。醫學裝備管理部門要制訂工作方案,加強對耗材采購的管理控制;醫保管理部門進一步加強打擊欺詐騙保行為;醫政管理部門結合等級醫院評審工作加強合理診療的監管。
7月11日,陜西省衛健委召開陜西省洛市商南縣全縣醫療領域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推進會,強調要緊盯關鍵領域,加大陽光采購力度,促進藥品、耗材、設備的招標、采購、使用全過程規范化、透明化。要緊盯“關鍵少數”,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的監督。
7月10日,海南省衛生健康系統開展2023年藥品、高價醫用耗材臨床不合理使用問題專項排查工作培訓會,進一步規范醫療行為,大力遏制藥品、高值耗材臨床不合理使用,嚴肅治理醫療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
5月30日,青海省衛健委發布《全省醫療機構醫生安排患者去指定藥店購藥等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對全省各級各類公立醫療機構進行整治,重點針對部分醫生要求患者去指定藥店購藥并收受“回扣”等行為,采取排查、整治、規范相結合的方式,以重點科室、重點人員、重點藥品、重點線索為突破口,組織開展專項整治工作。
當前,全國正全力推動監督向基層延伸,持續整治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范永茂指出,整治醫療領域腐敗問題的關鍵在于完善制度,“要從制度上建章立制,有法可依,讓醫生和醫藥公司都明晰紀法底線,黑色的利益鏈條必將被斬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