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楊志錦 上海報道 截至2月10日,31個省份都披露了預算報告,其中都公布了提前批地方債額度的情況。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31省份獲得的提前批專項債、一般債額度合計分別為21900億、4320億,相比去年分別增長50%、32%。二者均為2022年新增專項債、新增一般債額度的60%,意味著監管部門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上限下達了提前批額度。
從發行節奏看,在上半年將提前批專項債資金用完的要求下,一季度將形成專項債發行高峰。
按授權上限下達額度
2018年12月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決定,授權國務院在2019年以后年度,在當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的60%以內,提前下達下一年度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包括一般債務限額和專項債務限額)。授權期限為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提前下達的地方債額度也被市場稱為“提前批”。
中央預算報告顯示,2022年新增專項債、新增一般債額度分別為3.65萬億、0.72萬億。按照全國人大授權,理論上可下達的2023年提前批專項債、一般債額度最高分別為21900億、4320億。
據記者了解,2022年11月監管部門已向地方下達了2023年提前批專項債額度,隨同下達的還有提前批一般債額度。目前監管部門尚未披露提前批額度情況,但根據31省份的數據推算,監管部門應按照授權上限下達了提前批額度。2.19萬億的專項債額度也是歷年提前批中最高的。
因為總額度出現大幅增長,所以大多數省份提前批專項債、提前批一般債額度也出現明顯增長。
分省份來看,廣東省提前批專項債額度最高為2975億,其次為山東(2184億)、浙江(1704億),三省額度合計6863億,占全國總額度的三成。而青海、西藏、寧夏三省份額度較少,均不到10億。
總體來看,專項債額度和地方財政、經濟實力正相關,和地方債務風險負相關,另外項目儲備也是一個重要考量因素。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去年4月在國新辦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在中央財政下達省和省往市縣分配的時候,額度分配主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一是充分考慮各地區財力和債務風險水平,向財政實力強、債務風險低的省份傾斜,控制高風險地區新增限額規模,避免高風險地區風險累積。第二,堅持“資金跟著項目走”,對成熟和重點項目多的地區予以傾斜,重點支持有一定收益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等重大項目以及國家重大戰略項目。第三,充分體現“獎罰分明”,對違反財經紀律和資金使用進度慢的地區扣減額度,對管理好、使用快的地區予以適當獎勵。
甘肅省在預算報告中也表示,研究出臺地方政府債務限額分配管理辦法,在分配政府債券時充分考慮市縣財力狀況、債務風險水平、項目儲備情況等因素,向償債能力強、項目儲備足的地區傾斜,確保債券資金到位后能夠形成有效支出。
值得注意的是,個別地方一般債額度高于專項債額度。按照上文加總,2023年提前批專項債額度遠高于一般債。省份層面,一般而言,專項債額度也高于一般債額度,但黑龍江、內蒙古、青海、西藏、寧夏例外,可能和當地專項債項目儲備有關。
一季度將是發行高峰
從發行進度看,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10日,新增專項債、新增一般債發行規模分別為5780億、1653億,分別完成提前批限額的26%、38%,一般債的發行進度要高于專項債。
“按照要求,2023年提前下達專項債務限額需在1月份盡快啟動發行工作,盡早形成實物工作量,爭取6月底前將債券資金使用完畢。”南方省份某省財政廳人士稱。
記者獲得的西部某省通知稱,按照專項債券資金6月底使用完畢的要求,原則上僅支持在建項目、一季度能開工且6月底前實物工作量滿足債券資金支出進度的新開工項目。
山東省近期印發的《關于促進經濟加快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暨2023年“穩中向好、進中提質”政策清單(第二批)》提出,優化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安排協調機制,加快2023年提前下達的2184億元專項債券發行,力爭上半年全部使用完畢。
在上半年將提前批專項債資金用完的要求下,一季度將形成專項債發行高峰,一些省份也計劃在一季度完成提前批專項債發行。發行計劃顯示,浙江省、四川省、河北省、江蘇省計劃一季度發行專項債1704億、1339億元、1286億、1085億,均為當地獲得的提前批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