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吳斌 上海報道
在供需天平大幅搖擺之際,國際能源市場再現巨震。
由于美國得州二疊紀盆地天然氣管網維修,產量遠超管網的輸送能力,當地天然氣價格逼近零關口。10月24日,二疊紀盆地瓦哈中心(Waha)的天然氣價格暴跌85%,收于0.41美元/百萬英熱單位,最低一度跌至0.2美元/百萬英熱單位。對比來看,24日美國基準天然氣期貨合約的交易價格仍位于5.20美元/百萬英熱單位附近,歐洲地區的價格更是接近28美元/百萬英熱單位。
另一方面,歐洲天然氣價格其實已經回落,最近因為溫暖天氣和庫存持續增加而大幅下跌。24日,被視為歐洲天然氣價格風向標的荷蘭TTF 11月天然氣期貨價格跌幅一度高達16%,自今年6月以來首次跌破100歐元/兆瓦時的重要關口,收盤時報96.5歐元/兆瓦時,跌幅為15.04%。
需要注意的是,如今歐洲天然氣期貨價格已經較8月26日的高點暴跌約70%,當地的溫暖天氣預計將持續到下個月,推遲了供暖季,這意味著歐洲將有更多的時間來補充天然氣儲備。
盡管嚴峻的能源危機暫時迎來緩和跡象,但鑒于供應和需求兩端均存在巨大不確定性,市場動蕩恐難言終結。
能源市場冰火兩重天
對于已經基本實現能源獨立的美國而言,國內的能源市場也問題不少。
管道容量不足是困擾美國二疊紀盆地天然氣生產商多年的長期問題,尤其是當管道運營商必須進行維修和預防性維護工作時,區域性供需失衡和價格異動往往就會出現,此次瓦哈天然氣價格逼近零就與北美最大的能源基礎設施公司金德摩根(Kinder Morgan)旗下兩條關鍵輸氣管道Gulf Coast Express和El Paso的維修計劃有關。
需要注意的是,二疊紀盆地的大部分天然氣生產都是伴生氣,是原油開采中產生的副產品。當管道被填滿無法處理更多的天然氣時,企業通常會燒掉多余的天然氣,這樣他們就不必減少或停止石油生產,這一做法也被稱為燃除,但已經引起了環保組織越來越多的憤怒和監管機構的審查。
和二疊紀盆地供應過剩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也有地方正遭遇類似歐洲能源危機的困境。新英格蘭地區位于美國東北角,包含美國的6個州,由北至南分別為:緬因州、佛蒙特州、新罕布什爾州、馬薩諸塞州、羅得島州、康涅狄格州。
不幸的是,新英格蘭地區幾乎每年冬天都會面臨或大或小的電力危機,該地區缺乏用于美國國內天然氣運輸的管道基礎設施,電網極度依賴從海外進口液化天然氣。
新英格蘭地區舍近求遠從海外購氣和《瓊斯法案》息息相關。1920年通過的《瓊斯法案》規定,所有在美國境內港口之間航行的船舶必須由美國制造、并在美國登記注冊、由美國公民或常住居民擁有和運營。由于缺乏完全符合法律規定的液化天然氣油輪,美國國內的液化天然氣幾乎不可能通過海上運輸,新英格蘭地區只能更多依賴從國外進口的液化天然氣,加入冬季“搶氣大戰”。
今年夏天,新英格蘭地區各州州長曾致信美國能源部長Jennifer Granholm,稱在高企的天然氣價格下他們應放棄《瓊斯法案》、允許向該地區運送美國國內的液化天然氣。他們還要求與美國聯邦政府進行更多的協調,確保能源的可靠性,并幫助新英格蘭地區的取暖油儲備實現現代化。
但短期內問題根本看不到解決的希望,新英格蘭地區電網運營商ISO New England Inc.警告稱,極度寒冷的冬天可能會給當地電網的可靠性帶來壓力,并可能導致該地區不得不輪流停電,以保持電力供需平衡。
美國能拯救歐洲嗎?
整體而言,美國能源不僅已經能滿足自身所需,還能出口他國。在今年俄烏沖突升級后,俄羅斯對歐洲天然氣供應驟減,美國似乎成了歐洲的救星。
今年3月底,美國宣布將在今年向歐盟額外提供150億立方米液化天然氣,至少在2030年前額外提供約500億立方米液化天然氣,幫助歐盟擺脫對俄羅斯能源供應的依賴。與此同時,美國和歐盟還將聯手推動可再生能源技術和產業的發展,減少歐洲對化石能源的需求,確保歐盟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
盡管美國天然氣部分緩解了歐洲能源困境,但難以成為能源危機的解藥。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稱,在美國油氣廠商資本開支低企的背景下,天然氣的實際增產力度存在極大不確定性。美國頁巖革命后,逐步形成了以頁巖氣為主的天然氣生產結構。美國頁巖氣與俄羅斯天然氣的最大不同之處在于,需要持續性的資本投入。疫情暴發以來,盡然油氣價格一路上漲,美國油氣廠商的資本開支意愿持續低迷,導致天然氣鉆井量緩慢增加,意味著未來增產力度存在極大不確定性。
另一方面,液化天然氣運力限制和價格問題也是挑戰。波羅的海交易所數據顯示,本月租用一艘液化天然氣船的成本躍升至約每天50萬美元,較今年年初上漲了6倍。船舶經紀公司Clarksons表示,隨著冬季的臨近,運費可能攀升至每天100萬美元。
對比來看,去年租用一艘液化天然氣船的成本大概在3萬美元至30萬美元之間,但自俄烏沖突升級以來,這一數字節節攀升,不斷刷新歷史新高。
在趙偉看來,全球液化天然氣運力趨于飽和、增量有限,疊加歐盟配套泊位欠缺,美國液化天然氣注定難解歐洲年內能源之殤。全球液化天然氣運輸船總運力不足600億立方米、且幾乎沒有閑置。在全球造船廠投資低迷的背景下,液化天然氣運力短期增幅或相對有限。再考慮到歐盟大型液化天然氣運輸船泊位的缺口高達30個以上、建設周期至少為4年,即使擴大液化天然氣進口或也難解歐洲困境。
與此同時,美國的“高價氣”也讓歐洲各國頗為不滿。法國總統馬克龍批評,美國在其國內市場降低能源價格,卻以相當于其國內價格3至4倍的價格向歐洲市場供應天然氣,這是一種“雙標”。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哈貝克也批評美國等“友好”國家以過高的價格向德國供應天然氣。
歐洲仍不能掉以輕心
和已經基本實現能源獨立的美國不同,歐洲的能源基本上都得靠進口,因此也處處被動,在能源危機中最受傷。
好消息是,近期歐洲儲氣進展順利。德國原計劃在11月1日達到將天然氣儲存庫填滿95%的目標,但已經在10月14日提前完成這一目標。歐洲天然氣庫存已突破90%,提前實現設定的80%目標。
此外,歐洲大陸大部分地區本月底還迎來溫暖天氣,巴黎甚至還將出現夏季般的氣溫。一系列好消息助力歐洲基準天然氣價格跌破100歐元/兆瓦時。
不過,歐洲仍不能掉以輕心。盡管近期天然氣價格有所回落,但仍是5年同期平均水平的約三倍,若未來出現寒潮,有可能會重新引發供應擔憂。能源危機已經將歐洲通脹推升至數十年新高,歐洲經濟也深陷衰退陰霾。
10月24日,IHS Markit公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10月制造業PMI初值由9月的48.4降至46.6,低于預期的47.9,創下29個月新低;歐元區10月服務業PMI則由9月的48.8降至48.2,創下20個月新低。
標普全球市場情報首席商業經濟學家Chris Williamson評論稱,歐洲能源危機拖累了經濟,生活成本上升是經濟放緩的主要原因,歐元區的能源危機仍然是一個主要問題,這拖累了經濟活動,特別是在能源密集型行業。
糟糕的是,接下來歐洲能源危機仍有惡化可能。能源咨詢公司Wood Mackenzie分析師Graham Freedman表示:“歐洲目前在供應方面處于有利地位,停電和定量配給的風險正在減小,但真正的考驗是在天氣變冷的時候?!?/p>
盡管近期歐洲天氣溫暖,但接下來仍可能迎來寒冬。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發布的早期冬季預測稱,歐洲12月可能有一股寒流來襲,在各國試圖應對天然氣供應緊張和天價能源之際,可能面臨更大的壓力。
金聯創天然氣分析師王亞飛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未來歐洲能源市場面臨的主要挑戰是天氣和俄羅斯繼續減少供應的風險。雖然10月歐洲氣溫較往年季節水平偏高,但是預計12月可能會出現極端寒冷天氣。另外,歐盟一直討論對俄羅斯天然氣進口價格設置上限。而俄氣總裁米勒已經警告稱,一旦對俄天然氣限價,將違反現行合同條款,導致俄氣停止供應。
歐盟正在討論的天然氣限價問題是無法忽視的潛在風險點。德國總理朔爾茨警告稱,歐盟限制天然氣價格的提議可能會適得其反,讓本就能源緊張的歐洲在今年冬天失去更多供應。供應商可能會受到“刺激”,將天然氣輸送到愿意支付更高價格的國家,這可能會讓歐洲處于黑暗之中。
此外,近期法國的核電也不給力,由于核反應堆出現故障,法國已經從歐洲最大的電力出口國之一變成了凈進口國。目前總計56座核反應堆中仍有26座因維修或冷卻反應堆核心的管道腐蝕問題而關閉。根據監管備案文件,數個核電站腐蝕問題的修復時間比預期的要長,導致這些反應堆的重啟時間推遲了六周之久。
從種種跡象來看,歐洲能源危機短期內無望終結。趙偉分析稱,傳統能源產能不足是大勢所趨,再考慮到儲能尚未大規模普及,綠色能源高波動注定也難以緩解,或使得能源價格等同步高企演變為能源轉型期的新常態。對于歐洲等能源體系脆弱的經濟體而言,能源之殤的持續時長或超預期,并帶來顯著的中長期通脹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