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和服務業特殊困難行業紓困發展的措施
2月1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召開,會議確定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和服務業特殊困難行業紓困發展的措施。
會議指出,工業和服務業在經濟發展和穩定就業中起著骨干支撐作用。當前工業經濟穩定恢復態勢仍不牢固,服務業因受疫情等影響存在一些特殊困難行業,近期要抓緊出臺措施,加大幫扶力度。
其中包括,一是加大工業、服務業所得稅減免力度,今年對中小微企業新購置價值500萬元以上設備器具,折舊為3年的可一次性稅前扣除,折舊為4年、5年、10年的可減半扣除。延長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緩稅政策。擴大地方“六稅兩費”減免政策適用主體范圍至全部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
二是引導加強金融服務。人民銀行提供激勵資金支持增加普惠小微貸款等,推動制造業中長期貸款較快增長,促進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三是推進制造業強鏈補鏈和產業基礎再造,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技術改造等,擴大有效投資。
四是針對餐飲、零售、旅游、交通客運等特殊困難行業,在階段性稅收減免、部分社保費緩繳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促進穩就業和消費恢復。2022年免征公交和長途客運、輪客渡、出租車等公共交通運輸服務增值稅。繼續按80%比例暫退旅游服務質量保證金。對承租國有房屋的服務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今年被列為疫情中高風險地區的減免6個月租金,其他地區減免3個月。各地可對承租非國有房屋的服務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給予適當幫扶;對減免租金的房屋業主,按規定減免今年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
市場監管總局:用3年左右時間全面實施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
在2月15日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市場監管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推進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是進一步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的重要內容,對于構建信用導向的營商環境十分重要。
據介紹,2019年9月,市場監管總局在全國11個地區開展了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試點。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總局研究制定了《關于推進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進一步提升監管效能的意見》?!兑庖姟诽岢?,力爭用3年左右的時間,市場監管系統全面實施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
《意見》堅持以提升監管綜合效能,更好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出發點,要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科學研判企業違法失信的風險高低,根據監管對象信用風險等級和行業特點,實施分級分類監管。具體來看,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科學實施分類,精準研判企業信用風險??茖W構建指標體系,綜合運用各類風險信息對企業實施自動分類。
二是強化分類結果運用,提升監管精準性和有效性。明確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專業領域風險防控等工作的融合方式。
三是加強監測預警,有效防范化解風險。要求加強企業信用風險監測預警處置,推動監管關口前移,實現由被動監管向主動監管轉變。
據介紹,在涉企信息歸集方面,市場監管總局建設了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并通過公示系統依法歸集政府部門在履職過程中產生的并對外公示的涉企信息。在指標體系構建方面,市場監管總局借鑒國內外成熟的信用風險分類指標體系經驗和做法,運用大數據、機器學習等方法,制定完成了第一版通用型企業信用風險分類指標體系,包含企業基礎屬性信息、企業動態信息、監管信息、對外投資信息、社會評價信息等5個一級指標和25個二級指標、81個三級指標,初步實現了對全量企業的信用風險分類。在信息化系統建設方面,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開發建設了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系統,為各地實現對企業信用風險的自動分類提供了信息化技術支撐。
地方行動
上海:出臺標準化發展行動計劃
2月17日,上海市發布《上海市標準化發展行動計劃》,主要包括促進標準化與科技創新互動融合、加速城市數字化轉型標準化建設、推動標準化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升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務標準化水平、強化綠色生態發展標準化工作等方面內容。
《行動計劃》提出,推進行政管理標準化建設。深入推進行政審批、政務服務、政務公開、司法行政、社區事務受理、機關事務管理等標準化建設,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加快知識產權保護、社會信用、公共資源交易、反壟斷等領域標準化建設,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圍繞質量提升、上海品牌認證、消費者權益保護等工作需要開展標準化建設,助力提升市場監管水平。
《行動計劃》還提出,深化公共服務標準化建設。圍繞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完善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體系。重點圍繞社保經辦服務、兒童福利、殘疾人服務、社會救助、社會工作和志愿服務以及公共文化體育、智慧醫療、教育培訓等領域,開展標準研制和標準化試點,為提升公共服務品質和效率提供支撐。開展養老服務標準化行動,重點推進智慧養老、機構養老、嵌入式養老、老年認知障礙照護服務等標準化建設,打造一批標準化養老機構標桿。
廣東:推動廣州、深圳與東亞主要貿易伙伴單證聯網核查
2月15日,廣東省發布《廣東省進一步深化跨境貿易便利化改革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的若干措施》?!洞胧穱@進一步優化通關全鏈條全流程、進一步清理和規范口岸收費等6方面提出28條具體舉措。
《措施》提出,簡化進出口環節隨附單證。全面推廣電子報關委托,明確在申報環節不再要求企業提交紙質版報關委托書。進一步簡化進出口環節隨附單證,實行企業提交單證一次性告知。落實海關總署統一部署,在確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推動廣州、深圳與東亞地區主要貿易伙伴口岸間相關單證聯網核查。
《措施》還提出,進一步規范口岸收費。引導船公司規范調整海運收費結構,嚴格執行運價及附加費等備案制度。規范港外堆場收費行為,制定集裝箱洗箱、修箱、驗箱服務規則,督促口岸經營單位進一步清理精簡收費項目,明確收費名稱和服務內容。對有限競爭性經營的口岸服務,引入招標制度,鼓勵市場經營主體公平競爭。對屬于政府職責且適合通過市場化方式提供的服務項目,推進政府購買服務。
《措施》提出,推進通關全流程可視化查詢。完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信息查詢功能,支持口岸查驗單位通過“單一窗口”向進出口企業、口岸場站推送海關通關狀態信息,實現海關、海事等部門口岸通關狀態查詢和通關流程全程可視化。探索通過“單一窗口”提供覆蓋貿易全流程的實時查詢服務。
安徽:對個體工商戶檢驗檢測費用給予10%—50%優惠
2月14日,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出臺《關于進一步創優營商環境發展 壯大市場主體的若干措施》,從五個方面提出30條具體舉措。
《措施》提出開展“自主申報+信用承諾+智能確認”登記,實現全流程無紙化、標準化、顆粒化和智能化辦理。通過優化制度設計和應用技術手段,讓企業和群眾辦理市場主體登記注冊“不求人”。
《措施》還提出全面推行歇業備案制度,開展強制注銷和“除名制”改革試點,加快無效低效市場主體退出, 向市場供給更多企業名稱、住所等資源。推進“企業注銷+行政 許可注銷”聯動辦理改革試點。推進企業注銷“一網通”平臺迭 代升級,實現市場主體退出“一事跑一次、一屏辦多事”。
《措施》立足精準幫扶,確保各類市場主體進一步增強生存能力,提出推動落實對個體工商戶承租國有企業或行政事業單位的經營性用房租金減免政策。對個體工商戶的送檢樣品,全省市場監管部門所屬檢驗檢測技術機構在2022年內給予檢驗檢測費用 10%—50%優惠等8條舉措。
河南:力爭營商環境便利度指數進入全國前10名
2月16日,河南省政府發布《河南省“十四五”營商環境和社會信用體系發展規劃》。《規劃》提出,到2025年,營商環境進入全國第一方陣,營商環境便利度指數進入全國前10名,一半以上國評一級指標成為優勢指標、進入全國前列,3—5個國評一級指標全國領先。
《規劃》明確,推動資本要素有效供給,到2025年,政府性(國有控股)融資擔保機構對小微企業和“三農”擔保金額達到530億元、在保戶數達到6.5萬家、平均費率降至0.7%。同樣到2025年,普惠型小微貸款綜合融資成本有序降低、貸款余額達到1萬億元,形成覆蓋全省融資擔保機構的再擔保體系。
《規劃》著力提高通關便利化水平,提出強化鄭州航空口岸“7×24”小時通關保障,爭取擴大第五航權配額,探索推行國際貨運“空空中轉”通關模式。清理規范口岸收費,推廣通關“一站式陽光價格”服務,進一步下放外貿企業出口退(免)稅核準權限,分類、及時、準確辦理出口退稅。到2025年,進出口邊界(境)合規所需程序分別壓縮至6個、5個。
《規劃》圍繞強化平臺智慧化建設,提出推進全省統一信用智慧中樞建設,完善感知、分析、決策功能,構建智慧共享、智慧監管、智慧應用3大服務體系,支撐金融、物流、能源、交通運輸、跨境貿易、生態環保、教育、文化、醫療、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信用智慧化應用場景建設,打造“1+3+X”信用智慧服務新格局。
典型案例
上海:2022年擬制定《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條例》
2月16日,上海市市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上海市人民政府2022年立法工作計劃》有關情況,2022年計劃完成33件。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為了不斷加強上海營商環境建設的法治供給,更好服務“五個中心”建設,2022年市政府計劃推進8件相關立法項目,包括7件法規和1件規章。
比如,聚焦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擬修改《推進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條例》?,F行《條例》于2009年施行,近年來國內外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為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更好提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能級和國際化程度,今年將對這部《條例》進行必要修訂。
再比如,圍繞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擬新制定《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條例》。人工智能被列入上海“十四五”重點發力的三大先導產業,也是上海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的關鍵所在。及時制定條例,有助于貫徹落實國家戰略部署,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為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服務保障條例》《促進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發展條例》《浦東新區仲裁若干規定》等項目也都是圍繞上海改革發展大局、著力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此外,2022年,關于服務保障民生方面的正式立法項目一共有9件,包括6件法規和3件規章,如《學前教育與托育服務條例》、《促進就業若干規定》、《住房租賃管理條例》等。
深圳:為各類中小企業免費提供一年基礎招聘服務
近日,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深圳市人才服務中心共同發布2022“才市暖陽”公益招聘普惠大禮包,深圳人才網·掌才易云招聘平臺基礎服務面向全市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各類中小企業免費開放一年,服務內容包括網絡招聘、線上求職、視頻面試、考務系統及機構專屬服務等。
這次“才市暖陽”公益招聘活動將持續一年,招聘普惠禮包價值高達1000萬元,預計惠及企業超1萬家、征集有效就業崗位需求10萬個以上。
據悉,服務內容包括網絡招聘、線上求職、視頻面試、考務系統及機構專屬服務等,依托深圳人才網·掌才易云招聘平臺強大的配套功能,以信息化手段搭建O2O就業服務網絡平臺,幫助企業和人才實現無接觸溝通,將招聘服務進行深度整合,構建招聘用工服務生態系統。
據介紹,中小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可免費開通機構賬戶、舉辦線上招聘會3場、視頻面試150人次、使用考務系統3次;中小型企業可以免費發布招聘職位(不限崗位數)、視頻面試30人次。
廣州黃埔區:辦理用電壓減至10天以內,提高供電質量
近日,廣州供電局聯合黃埔區政府、廣州開發區管委會共同簽訂了《高可靠供電保障實體經濟發展合作協議書》,升級推出用電營商環境改革2.0措施,共同推動黃埔區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核心引擎。
此前,雙方共同推出了用電營商環境改革1.0措施,實施一年以來,全區實現用電量和區域經濟、辦電效率和辦電質量、供電保障和用戶服務的“六維”提升。
升級后的2.0措施將繼續深入推廣和優化廣州“四辦”服務舉措,壓減用戶辦電環節和時間,預計高壓用戶平均辦電時間從35天壓縮至30天以內,其中供電企業辦理用電業務各環節合計時間從12天以內壓減至10天以內。此外,廣州黃埔供電局創新推出“永臨永”和“臨永結合”辦電模式和“一園一策+用電數字化”園區服務模式,降低辦電成本,優化辦電服務,讓開發區“獲得電力”體驗“更上一層樓”。
為支撐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2.0措施致力提升供電質量,將全口徑、城市口徑用戶年平均停電時間壓縮50%以上,知識城將實現用戶年平均停電時間小于2分鐘;在提升電力設施安全性方面,增加了公共安全視頻聯動以及危害電力設施行為處罰措施等。
此外,為實現更強的電力供應保障,2.0措施將加快推進分布式光伏業務發展、推廣電能替代及儲能技術應用,構建“綠電”新能源電網。廣州供電局聯合黃埔區、開發區創新推出輸變電項目納入政府投資類執行、110千伏電力外線納入并聯審批、電力遷改納入區重點項目建設等舉措,致力提升電力工程項目行政審批效率和提升電網建設效率。
除了制度的改革升級保障,“十四五”期間,廣州供電局還將在黃埔區、開發區規劃建設11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20座,有力支撐黃埔區作為發揮廣州實體經濟主戰場、科技創新主引擎、改革開放主陣地的作用。至2025年,實現全區客戶平均停電時間不超過20分鐘,達到世界頂尖水平。
國家營商環境報告指標展示—勞動力市場監管
勞動力市場監管,主要衡量參評城市實施就業監管的靈活性,涉及招聘、用工、解聘等過程,以及提供就業服務、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多渠道促進就業等情況。
最佳實踐
根據2020年中國營商環境評價情況,參評城市依托預警監測平臺對失業人員進行動態監測,進一步壓縮失業保險金等業務辦結時限,推進失業保險金“暢通領、安全辦”。疫情期間,不斷推進“互聯網+就業”服務模式,在線提供職業介紹、崗位招聘、創業指導、政策查詢等服務,幫助企業解決用工短缺難題,緩解求職人員就業壓力。
勞動力市場指標表現優異及優秀城市
1、優異城市
北京市、太原市、上海市、南京市、無錫市
常州市、蘇州市、杭州市、衢州市、合肥市
廈門市、濟南市、青島市、濟寧市、武漢市
長沙市、廣州市、東莞市、珠海市、東莞市
貴港市、重慶市、深圳市、貴陽市、西安市
銀川市
2、優秀城市
天津市、大同市、晉城市、呼和浩特市、包頭市
沈陽市、大連市、長春市、南通市、寧波市
溫州市、舟山市、福州市、泉州市、九江市
淄博市、煙臺市、黃石市、宜昌市、佛山市
南寧市、北海市、德陽市、綿陽市
《中國營商環境報告2021》選取北京、杭州、衢州、南京、重慶、珠海、西安、太原、長沙、貴港、宜昌等11個城市典型做法,供各地方政府優化營商環境學習參考借鑒。
任務要求:
任務要求一:完善勞動人事爭議調解機制
2017 年∶(1)建立健全多層次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組織網絡。積極推動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建設,指導推動建立行業性、區域性調解組織。(2)加強調解與仲裁的銜接。調解組織對調解不成的爭議案件,要及時引導當事人進入仲裁程序。(3)加快推進調解仲裁工作信息化建設。實現線上、線下服務對接,提供"一站式”爭議處理服務。
2020年∶(1)建立健全調解仲裁法律援助協作機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和仲裁院要充分發揮處理勞動人事爭議的專業優勢,司法行政機關和法律援助機構要加強法律援助業務指導,提升規范化服務水平。(2)擴大調解仲裁法律援助范圍。(3)健全便民服務機制。開辟法律援助"綠色通道",對農民工、工傷職工"三期"女職工等重點服務對象申請法律援助的,加快辦理進度。
任務要求二: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勞動者職業技能水平
2019年∶(1)大力開展企業職工技能提升和轉崗轉業培訓。發揮行業、龍頭企業和培訓機構作用,引導幫助中小微企業開展職工培訓。(2)加大貧困勞動力和貧困家庭子女技能扶貧工作力度。(3)完善職業培訓補貼政策。(4)加大資金支持和籌集整合力度。
2020年∶(1)大力開展線上職業技能培訓。創新培訓方式方法,多種渠道擴大線上職業技能培訓的覆蓋面。(2)豐富線上培訓課程資源。(3)強化對企業職業技能培訓的支持力度。(4)加大培訓補貼政策支持。(5)鼓勵支持勞動者參加線上培訓。(6)優化管理服務。提升職業培訓補貼便利性和有效性。
任務要求三:優化公共就業服務,推動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
2018年∶(1)推動公共就業服務城鄉常住人口全覆蓋。(2)保障各類用人單位同等享有公共就業服務。(3)加強對用人單位招聘用人全程指導。對用人單位需求分類評估,指導其合理制定招聘計劃和招聘條件,提供穩定用工和就業創業政策法規、市場工資指導價位、勞動合同示范文本等方面的咨詢服務。(4)強化創業全程服務。(5)推進智慧化服務,全面推進"互聯網+公共就業服務"。(6)完善全領域的多渠道供給機制。推動線下實體網點服務與線上互聯網服務深度融合,實現同一業務事項多渠道可受理、任一方式可辦結。
2019年∶(1)加大援企穩崗力度。(2)引導企業開拓國內市場。完善省際間信息溝通、收益分享等機制,鼓勵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各類產業園區與東部產業轉出地區加強對接,及時掌握有轉移意愿的企業清單。(3)規范企業裁員行為。(4)開發更多就業崗位。挖掘內需帶動就業、加大投資創造就業、穩定外貿擴大就業,培育壯大新動能,拓展就業空間。(5)促進勞動者多渠道就業創業。
任務要求四:規范人力資源市場活動,提高人力資源服務水平
2019年∶(1)加強勞動力市場準入管理。(2)規范勞務派遣服務。雙隨機抽查和專項抽查中,重點檢查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勞動合同簽訂、被派遣勞動者同工同酬和社會保險權益落實情況等。(3)強化招聘活動管理。要依法規范網絡招聘活動,指導和督促網絡招聘平臺建立完善信息發布審查制度。(4)注重防范和化解市場秩序失范風險,建立警示約談制度。
2020年∶(1)加強重點單位用工服務。(2)強化線上求職招聘。(3)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咨詢服務。(4)強化產業園區協同服務。積極發揮園區產業集聚、服務齊全、功能完備的獨特優勢,協同開展統籌對接需求、線上專場招聘、全鏈條服務等活動,努力形成為疫情防控提供人力資源服務的工作合力。(5)加強人力資源服務需求監測。
任務要求五:精簡證明材料,優化申辦程序
2019年∶(1)精簡證明材料。(2)優化經辦程序。各地人社、財政部門要提高補貼審核發放效率,實行材料受理單位或審批單位一次公示,不搞層層公示。實行"一次審批、全期暢領",對社會保險補貼、公益性崗位補貼、就業見習補貼等具有一定期限的支出項目,同一政策初次申請時審核相關材料,之后在政策享受期內,如相關情況和材料未發生變化,不得要求重復提供證明材料。
任務要求六:做好失業登記工作,服務失業人員就業
2019年∶發揮失業保險作用。對符合領取失業保險金條件的人員,及時發放失業保險金。做好困難人員生活保障。對符合條件的生活困難下崗失業人員,發放臨時生活補助。
2020年∶(1)明確失業登記對象。(2)拓寬失業登記辦理渠道。各地要采用線下渠道與線上渠道相結合的方式受理勞動者失業登記申請。(3)強化登記失業人員服務。(4)加強定期聯系和動態管理。(5)強化失業登記信息統計監測。(6)做好與失業登記全國統一服務入口的對接。(7)暢通失業保險金申領渠道,放寬失業保險申領期限,2020年4月底前實現線上申領失業保險金。(8)2020年3月底前開放線上失業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