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國務院辦公廳:全面實行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
1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實行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的通知》。
《通知》指出,全面實行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依法編制、嚴格實施行政許可事項清單,持續推進行政許可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加強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全領域監管,不斷提高監管效能,更大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通知》要求,要依法編制行政許可事項清單。公布《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設定的行政許可事項清單(2022年版)》,同時要求2022年底前編制公布省、市、縣級行政許可事項清單,將依法設定的行政許可事項全部納入清單管理。各級行政許可事項清單基本要素應相對統一,各地區行政許可事項清單中上級設定、本地區實施的事項及其基本要素,不得超出上級清單的范圍,確保事項同源、統一規范。新設或者調整行政許可應當充分論證、嚴格審查,并及時動態調整行政許可事項清單,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等有關清單要與行政許可事項清單保持一致并做好銜接。
《通知》提出,要嚴格依照清單實施行政許可。對清單內的行政許可事項要逐項制定實施規范,確定子項、辦理項,明確許可條件、申請材料、中介服務、審批程序、審批時限、收費等內容,并向社會公布。行政許可實施機關要嚴格依照清單實施行政許可,不得增加附加條件或限制。清單之外一律不得違法實施行政許可,嚴肅清查整治各種名義設立的變相許可。在實施行政許可中,推行告知承諾、集成服務、一網通辦、跨省通辦等便利措施。
《通知》強調,要加強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全領域監管。要對清單內事項逐項明確監管主體,對多部門共同承擔監管職責的事項,行業主管部門應當會同相關部門實施綜合監管。對清單內事項制定并公布全國統一、簡明易行、科學合理的監管規則和標準。要依托清單明確監管重點,對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公眾健康,以及潛在風險大、社會風險高的重點領域,依法依規重點監管。
商務部:2021年國家級經開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結果出爐
1月27日,商務部完成了2021年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國家級經開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工作,對217家國家級經開區2020年度綜合發展水平情況進行考核評價。
此次考核評價結果顯示,2020年國家級經開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比蝿眨e極推進創新提升,較好發揮穩外貿穩外資的“主陣地”作用,總體發展態勢穩中向好。
一是穩外貿穩外資成效明顯。2020年,217家國家級經開區的地區生產總值11萬億元,同比增長5.6%,占國內生產總值為11%;進出口總額7萬億元,同比增長9.2%,占全國進出口總額比重為21.7%;實際使用外資和外商投資企業再投資574億美元,同比增長4.8%。
二是科技創新穩步發展。2020年,217家國家級經開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區內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比重為1.4%,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截至2020年末,217家國家級經開區擁有高新技術企業4.1萬家,擁有國家級孵化器和眾創空間560家,擁有省級及以上研發機構8600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為108件,較2019年末均有明顯上升。
三是區域帶動作用不斷增強。2020年,217家國家級經開區稅收收入占所在地級市比重為17.6%,比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東、中、西部地區國家級經開區按照市場化原則建立合作園區,積極開展與邊(跨)境經濟合作區對口幫扶,促進產業有序轉移、協調發展,截至2020年末,國家級經開區參與共建園區99個,對口援疆、援藏、援助邊(跨)境經濟合作區192個。
四是生態環保持續優化。2020年,217家國家級經開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水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同比均明顯下降,顯著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五是行政效能穩步提高。截至2020年末,217家國家級經開區中,有206家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認證,209家建立了一站式政務服務大廳在線審批平臺,所有國家級經開區均設置了安全生產機構。
在2020年度國家級經開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綜合排名前30的榜單中,蘇州工業園蟬聯榜首,中部地區的長沙經開區和鄭州經開區相對于去年的榜單,是提升名次幅度最高的2個經開區。江浙兩地在前30的榜單中,上榜數量超三分之一。其中江蘇省共有6家經開區上榜,浙江省新增3家,共4家經開區上榜。
地方行動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共同優化營商環境,開展雙向集群招商
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優化營商環境方案》,《方案》以川渝兩地協同制定的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為指引,同時以市場主體需求為導向提出一批改革舉措,旨在創新行政管理和服務方式,促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要素資源高效配置、政務服務規范便捷、法治保障協調聯動,同步提升兩地市場主體滿意度和獲得感。
《方案》提出,推動渝東北與川東北地區、成渝中部地區、渝西川南地區一體化創新發展,支持毗鄰地區協同創新、融合發展,推進聯合構建一批創新平臺載體、實施一批科技合作項目,為推動構建一批毗鄰合作示范區、重大改革試驗區、協同區提供科技支撐。
在對外開放領域,川渝將進一步加強合作。要圍繞電子信息、汽車、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開展雙向集群招商、產業鏈互補招商。依托西博會、智博會、西洽會等開放活動,聯合開展投資促進活動。
此外,川渝兩地居民生活也將更加便利?!斗桨浮访鞔_,要建強“川渝大同城”鄉村、城市、跨境寄遞網,推進“快遞進村”,推動快遞企業加大成渝即日達產品推廣力度。同時還將分批實現身份證、駕駛證、營業執照、不動產權證、結婚證、社??ā⒔洜I許可證、殘疾人證等高頻電子證照在兩地亮證互認。
浙江:發布法治政府建設五年計劃
1月26日,浙江省召開《浙江省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新聞發布會,
2021-2025年,浙江將重點在八個方面實現“率先突破”。
第一,在加快構建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上率先突破。推進“縣鄉一體、條抓塊統”縣域整體智治改革,實現各類矛盾糾紛90%以上化解在鄉鎮(街道)和村(社區)。健全清單化履職機制,積極開展行政備案規范管理改革試點。
第二,在加快建設全國營商環境最優省上率先突破。探索以承諾制為核心的極簡審批。加強公平競爭和反壟斷審查。高質量建成“掌上辦事之省”“掌上辦公之省”“掌上治理之省”。
第三,在加快探索地方政府自主性先行性立法的高效路徑上率先突破。堅持質量和效率并重并進,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立法,出臺一批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急需的地方性法規規章和政策文件。到2025年,行政規范性文件備案糾錯率低于3%。
第四,在加快推動行政決策法治化上率先突破。全面推行重大行政決策目錄化管理。環保鄰避類項目、民生類政策等社會風險評估率達到100%。建立健全執行情況跟蹤評估制度。
第五,在加快推進“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上率先突破。堅持“一張清單管理、一支隊伍執法、一體化聯動、一平臺統籌”,構建“審批—監管—處罰—監督評價”的全流程閉環。到2025年,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新格局成熟定型,形成在全國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改革成果。
第六,在加快健全多元解紛機制上率先突破。堅持調解優先,全省信訪量、萬人成訟率實現逐年下降。鞏固行政復議體制改革成果,逐步提高通過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的比重。穩步推進行政裁決工作。嚴格落實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規定,提升出庭應訴實際效果。
第七,在加快完善行政權力運行制約監督體系上率先突破。將法治政府建設情況納入黨委巡視巡察范圍。加快構建完善督查督辦工作機制。探索建立健全省市縣鄉四級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工作體系。建立完善政務公開指數評價體系。健全政府守信踐諾機制。
第八,在加快以數字化牽引法治政府建設上率先突破。充分發揮數字先行優勢,深入謀劃多跨場景應用,推進法治政府建設謀劃、決策、執行、督察、反饋等數字化閉環運行。
北京:推進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在十大領域形成新突破
1月30日,《北京市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出臺,與去年12月印發的《北京市培育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實施方案》,共同形成了北京“創新+活力”的新一輪改革強勢。
2021年10月,國務院發布《關于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工作的意見》,選擇北京、上海、重慶、杭州、廣州、深圳等6個城市作為首批試點城市。
《方案》提出,將逐項對照國家改革任務,共提出落實國家要求和本市原創改革舉措115項, 2022年5月底前基本完成所有改革任務。北京將營商環境創新試點作為全市優化營商環境改革的重要抓手,發揮創新試點示范引領作用,在市場準入、招標投標、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不動產登記、數字經濟、知識產權、投資貿易、監管執法、數字政務、市場主體退出等十大領域形成新突破,推出一批引領性強、含金量高、突破性大、惠及面廣的改革舉措,力爭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經驗,打造以創新試點帶動全市營商環境改革的新引擎,繼續保持北京在全國營商環境改革中的排頭兵地位。
重慶:經過三到五年創新試點,力爭營商環境競爭力躍居全球前列
1月27日,重慶印發《重慶市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實施方案》并召開解讀新聞發布會。
《實施方案》明確, 經過三至五年的創新試點,力爭重慶營商環境國際競爭力躍居全球前列,政府治理效能全面提升,在全球范圍內集聚和配置各類資源要素能力明顯增強,市場主體活躍度和發展質量顯著提高,率先建成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形成一系列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為全國營商環境建設作出重要示范。
《實施方案》圍繞10個方面推出一批精準務實、針對性強、含金量高的改革舉措,直接回應市場主體期盼、直接服務產業發展、直接助力經濟民生。
第一,進一步破除區域分割和地方保護等不合理限制。包括破除妨礙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和商品服務流通的體制機制障礙,破除招投標、政府采購等領域對外地企業設置的隱性門檻和壁壘。
第二,健全更加開放透明、規范高效的市場主體準入和退出機制。著力暢通“準入、退出、循環”,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建立強制退出制度以及推行破產預重整制度。
第三,持續提升投資和建設便利度。著力深化投資審批制度改革、深化社會投資項目“用地清單制”改革和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
第四,更好支持市場主體創新發展。著力完善創新資源配置方式和管理機制、知識產權定價和交易機制和科研人員職務發明成果權益分享機制。
第五,持續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深化重慶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深化應用“提前申報”“兩步申報”“兩段準入”等便利措施,探索開展科研設備、耗材跨境自由流動。
第六,優化外商投資和國際人才服務管理。著力健全外商投資促進和服務體系,建立與國際接軌的人才評價體系。
第七,維護公平競爭秩序。著力推動“公平、公開、公正”,探索建立招標計劃提前發布制度,加強和改進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執法。
第八,進一步創新和完善監管。著力以“制度+技術”提升監管效能,完善公開透明、簡明易行的監管規則和標準,深入推進“互聯網+監管”,運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為監管賦能。
第九,依法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產權和合法權益。
第十,優化經常性涉企服務。如依托“渝快辦”平臺推行涉企事項“一網通辦”,深化不動產登記、公安服務等領域“一窗綜辦”等。
據介紹,2021年,重慶全市新增市場主體57.9萬戶,較2020年和2019年同期分別增長14.5%、25.3%,企業家信心指數和企業投資意愿持續升溫。
典型案例
深圳:推出放寬市場準入24條特別措施
1月24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會同商務部、廣東省、深圳市等研究制定的《關于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放寬市場準入若干特別措施的意見》對外印發。
《意見》從國家層面支持深圳打造既具有中國特色,又國際一流的市場準入環境和高標準市場體系。通過優化城市建設用地土地使用方式、促進深圳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推動設立國際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放寬數據要素交易市場準入等方式,著力引導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暢通有序流動,進一步促進優質生產要素在深圳加速集聚,推動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
在科技領域,共5條特別措施,包括創新市場準入方式建立電子元器件和集成電路交易平臺、放寬數據要素交易和跨境數據業務市場準入、優化先進技術應用市場準入環境、優化5G與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方式、支持設立國際性產業與標準組織。
在金融領域,共4條特別措施,包括提升農產品供應鏈金融支持能力、推動深港澳地區保險市場互聯互通、提升貿易跨境結算便利度、優化基礎設施REITs市場環境。
在醫療領域,共4條特別措施,包括放寬醫藥和醫療器械市場準入限制、試點開展互聯網處方藥銷售、優化人類遺傳資源審批準入服務、放寬醫療機構資質和業務準入限制。
在教育文化領域,共2條特別措施,包括支持深圳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優化網絡游戲、視聽、直播領域市場環境。
在交通領域,共4條特別措施,包括優化郵輪游艇行業發展市場準入環境、統一構建海陸空全空間無人系統準入標準和開放應用平臺、放寬航空領域準入限制、支持深圳統一布局新能源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
在其他領域共有5條特別措施,包括完善深圳珠寶玉石行業準入體系、放寬通信行業準入限制、開展檢驗檢測和認證結果采信試點、放寬城市更新業務市場準入推進全生命周期管理、優化養老托育市場發展環境。
寧波:企業注銷“一網服務”平臺有效破解“退出難”
1月21日,浙江省發改委公布了2021年度浙江省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十佳案例,寧波市市場監管局推動的企業簡易注銷“一件事”改革就包括在其中。
寧波作為國家兩輪簡易注銷改革和省注銷便利化改革試點城市,先行先試、積極探索,搭建企業注銷“一網服務”平臺,形成“普通注銷簡化辦、特殊注銷靈活辦、非正常戶注銷強制辦、證照注銷聯合辦”的注銷新模式,有效破解市場主體“退出難”問題。
企業只需登錄注銷服務平臺,即可辦理市場監管、公安、稅務、人力社保、商務、海關、人民銀行等7個部門注銷手續,實現注銷業務“網上辦”。平臺同時提供注銷信息自助預檢、注銷方式智能匹配、注銷進度實時跟蹤等服務,實現“一網盡知”。
對因特殊情況形成“死結”的注銷企業,依法靈活辦理。針對股東已注銷的企業,允許股東上級主管單位或其合法繼受主體申請辦理;注銷時營業執照遺失,同時公章遺失,經說明,相關申請材料可不蓋章,避免補章又得先補照的“死循環”。
對認定為“失信戶”“僵尸戶”“空殼社”等非正常市場主體,推行依法依職權強制注銷試點,解決非正常主體“注銷難”問題。同時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確保強制注銷機制有效執行。
佛山:推行“人工智能+雙隨機”監管模式
《2021廣東省營商環境評價報告》將佛山市推行的“人工智能+雙隨機”監管模式,列入到優化營商環境的典型經驗和創新舉措。
傳統“雙隨機”大水漫灌式、無差別抽取監管對象的方式,往往造成無效監管。因此,提高監管精準度,緩解監管對象與監管力量之間的矛盾成為地方監管部門持續攻克的難題。
佛山市采用“人工智能+雙隨機”監管方式,構建統一監管平臺,對政府各部門涉企數據進行全面整合,按“一戶一檔”原則對全市市場主體進行數據畫像,形成以企業信用、運營狀況、活躍度為指標體系的多維度“企業全息影像”,有效提高違法行為發現率。
具體來說,佛山建成了覆蓋市、區、鎮(街)三級的市場監管服務信息化平臺;構建了分類模型,運用人工智能深度學習技術,建設風險預警系統,梳理總結市場主體違法失信行為特征;同時突出靶向篩查,運用風險研判模型,提前篩查出高風險市場主體精準執法。
佛山還開展了新型信用監管,把各級政務服務大廳100%接入市信用平臺,在全國首推“守信快批”審批模式,在59個細分領域開展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推進信用報告代替無違法違規證明改革,大大縮短審批時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