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9年12月30日,武漢市衛健委一則《關于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緊急通知》在網上瘋傳,由此拉開了一場席卷全球的新冠戰“疫”序幕。
隨著武漢疫情的暴發,在農歷年除夕前一天,中國政府作出了一個震驚世界的決策:武漢自2020年1月23日10時起“封城”。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對一個人口千萬級別的大城市采取最嚴厲的防疫措施。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病毒,中國人民萬眾一心,打響了一場舉世矚目的新冠疫情全民阻擊戰。最終到2020年2月底中國基本控制疫情成為全球率先實現復工復產的國家,武漢也在歷經76天艱苦戰“疫”后于4月8日成功解封。自此,中國進入了“內防反彈、外防輸入”的“動態清零”疫情防控常態化階段。
這兩年來,不論是新冠病毒本身,還是全球疫情形勢都出現了巨大變化。
新冠病毒不僅傳播力超強,而且持續不斷變異,從最早的Alpha到Delta,再到如今的Omicron,已出現上十個新變種,導致全球超3億人感染,死亡超500萬人。
其中,據中國國家衛健委通報,截至2021年12月31日24時,我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02314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94792例,累計死亡病例4636例。
而前一年,截至2020年12月31日24時,我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87071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82067例,累計死亡病例4634例。
對比2020年,2021年全年中國新增確診病例20247例,死亡增加2例。雖然我國占全球人口近20%,但中國累計新冠確診病例數占全球病例數不到0.05%。這主要得益于中國的全民嚴防死守、科學精準防控政策。
不過,2021年國內本土新冠疫情呈多點散發之勢,局部聚集性疫情接連不斷,據21世紀新健康研究院根據公開信息梳理,2021年全國31個省份僅西藏未有報告確診病例,全國暴發本土聚集性疫情超過20起,如上半年的石家莊疫情、黑龍江疫情、廣深疫情,以及下半年波及多個省市的南京祿口機場疫情、西北旅行疫情和西安疫情等。
2022年伊始,超級新變種奧密克戎又橫空出世,并迅速席卷全球,取代德爾塔成為多數國家主要流行毒株。如今奧密克戎在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傳播,國內已有14個城市報告病例。
目前看來,已肆虐全球兩年之久的新冠疫情短期內難說“再見”,國內“防反彈、防輸入”疫情防控壓力仍將高企。
雖然國內已經積累了兩年的戰“疫”經驗,但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不少城市仍然被打得措手不及,如最近的西安疫情。自2021年12月9日至12月29日,西安累計報告本土確診病例突破1000例,西安疫情也成為“武漢封城后最嚴重的一回”。
當下奧密克戎席卷全球,未來戰“疫”之路任重道遠。在武漢“封城”兩周年之際,作為疫情暴發之初國內最先抵達現場探訪報道的主流媒體之一,也是這場戰“疫”的見證者、參與者和記錄者,21世紀經濟報道新健康采編團隊與21世紀新健康研究院,從公眾媒體視角出發,秉承主流媒體社會責任與擔當,總結梳理這兩年來國內城市抗擊新冠疫情過程中的經驗與教訓,推出2022年首份重磅報告《新冠戰“疫”兩年啟示錄:通往科學精準防控之路》,旨在承前啟后,助力科學精準疫情防控,爭取早日結束這場人間劫難。
報告全文近3萬字,主要圍繞核酸檢測、隔離防控、物資保障、封控應急、醫療救治、外防輸入、城市防控、科技戰疫等八個方面展開,因時間倉促、能力和眼界有限,疏忽和不足之處還請諸位讀者朋友多多包涵。今天繼續推出報告第六章節《口岸城市“外防輸入”的成與敗》,敬請關注!如需領取完整版,請關注“21新健康”公眾號限時免費贈送!
出品|21世紀新健康研究院
策劃|于曉娜 徐旭
撰寫|季媛媛 唐唯珂 陳紅霞 葉碧華 朱萍 魏笑 武瑛港 徐旭
編輯|徐旭
制圖|張佳俊
進入疫情防控新常態階段后,國內主要壓力來自“境外輸入”疫情。2021年,國內暴發了大小20多起本土局部疫情,主要傳染源頭都來自境外輸入關聯病例,并且大多是通過口岸城市外溢傳播引發的。
因此,海陸空口岸成為疫情防控的關鍵前沿陣地。其中,機場因人員流動范圍大,又是境外與境內人貨物流匯集交叉之地,稍有不慎就會造成病毒感染并引發外溢傳播,因而成為口岸疫情防控中的最大挑戰。
目前國外疫情還在愈演愈烈,今后一段時間國內“外防輸入”的壓力會繼續高企。去年,作為我國重要的航空口岸城市,南京和廣州這兩個省會城市都發生了因“境外輸入”病例引發的本土聚集性疫情,這兩場戰“疫”背后積累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對國內口岸城市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具有典型參考價值。
被忽視的管理漏洞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疫情自7月20日始,經過一個月的艱苦阻擊,到8月19日南京市全域已降為低風險地區。此次疫情直接波及15省27市,是繼武漢疫情之后波及國內范圍最廣、感染人數較多的疫情。
南京是人口超900萬的特大城市,祿口機場更是國內重要的航空口岸,疫情前的2019年祿口機場旅客吞吐量超過3000萬人次,位居全國第11位,躋身國內第一梯隊。
南京疫情最早發現于7月20日,在祿口國際機場工作人員的定期核酸檢測中,有陽性結果,主要涉及參與機場航班保障人員,包括地服、保潔等崗位人員。
7月30日,南京官方通報,本輪疫情源頭為俄羅斯CA910入境航班,系德爾塔毒株。
本次疫情早期報告的機艙保潔員病例的基因序列與俄羅斯入境的航班報告的1例輸入病例的序列一致。通過調查發現,這些保潔員工參加了CA910航班的機艙清掃,工作完成后,因為防護洗脫不規范,可能造成個別保潔員感染,進而在保潔員工之間擴散傳播。同時,該公司的保潔員同時保障國際和國內航班的垃圾清運,機場其他工作人員因為接觸保潔員或被污染的環境而感染。
而當時外地最早與祿口機場相關的病例乘坐廈門到沈陽的航班,經停南京祿口機場并就餐一次,最終包括其父母在內的一家三口也被診斷為無癥狀感染者;廣東中山病例曾到達了祿口機場T2航站樓;四川綿陽病例則從南京祿口機場出發,返回綿陽;江蘇宿遷病例也曾抵達祿口機場;安徽蕪湖病例也與祿口機場相關。珠海確診病例也在南京祿口機場乘坐飛機。通過病例軌跡不難發現,疫情通過多條路徑波及至除南京外的多個省市。
可見,祿口國際機場因為運營管理不專業,導致防控漏洞頻出,如將國際航班與國內航班
由原來的分開運營變為統一混合運營,造成境外疫情流入,引發新冠疫情傳播。此外,在發
現陽性樣本之后,祿口機場對相關人員的防控管理又不到位,進一步造成疫情蔓延,如保潔人員與保潔人員家屬混住,初期造成多位家屬感染。
機場是疫情防控的關鍵前沿陣地,特別是境外與境內人員交叉,人員流動范圍又廣,稍有管理運營不當都會造成大面積的疫情感染與傳播。
疫情發生后,南京市委書記韓立明也指出,口岸始終是疫情防控的關鍵環節和重中之重。
其實“外防輸入”主要著力點在這幾個方面:一是嚴格落實入境人員全程閉環管理;二是嚴格管控接觸入境人員物品和環境的高風險崗位人員;三是加大相關入境物品的抽檢比例;四是嚴格實施入境航空器終末消毒等措施,不斷強化源頭管控,嚴把疫情輸入關。
境外管控在于“三個全覆蓋”
同樣作為國內重要航空口岸城市,在“外防輸入”上,與南京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廣州。
目前每天全國入境人員,廣東占90%,全省在用的集中隔離點有300多個,每天在隔離點被隔離人員有近3萬名,工作人員有近2萬名。而廣州則是廣東省入境管理的重要口岸。2019年,廣州白云機場旅客吞吐量超7000萬人次,僅次于北京首都機場和上海浦東機場。
事實也是如此,疫情以來,廣東省多個地市均有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報告,其中大部分為廣州報告。截至2021年12月15日,廣州2021年累計報告境外輸入新冠肺炎感染的數量達到了1911例,平均每天5.47例。
那么,針對“境外輸入”壓力長期居高不下,廣州是如何進行有效應對的?
此前廣州方面通報表示,嚴防境外疫情輸入,是當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在做法上,廣州全面加強入境人員管理,實現“三個全覆蓋”:做到核酸檢測全覆蓋、做到隔離觀察全覆蓋、做到境外人員全覆蓋。
例如,廣州全面開展14天的回溯性排查,實現境外人員全覆蓋。也正是在回溯性排查中,實現了接連發現外籍人士感染新冠病毒的情況。同時,廣州通過公安數據分析、居民主動申報、其他城市信息推送、社區三人小組排查等方式,對通過內地各地各類口岸入境并來穗、入境前14天有外國旅居史的人員進行拉網式排查,切實做到一個不漏。對于無癥狀感染者的發現,廣州主要是通過幾個途徑實現人員全覆蓋排查,包括對病例的密切接觸者、來穗返穗人員、發熱門診患者和重點場所人員的全面排查。一旦篩查出無癥狀感染者,會采取立即隔離、立即調查、立即管理三項措施,無癥狀感染者密切接觸者也要進行14天的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同時對于相關涉疫場所進行徹底消毒。
此外,廣州積極探索防疫新路徑,將疫情防控關鍵節點前移,按照“集中和均衡相結合”原則,計劃分三期構建“2+14+4”健康驛站體系(即2個新建項目、14個酒店改擴建項目、4個醫療機構分片支撐),每期計劃建設房間數不少于5000個。國際健康驛站位于廣州市白云區鐘落潭鎮,遠離人口密集區。其距離白云機場約20公里,行車約25分鐘;車行到達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僅需40分鐘;同時緊靠14號線馬瀝站,便于人員運輸和醫療物資保障。
在嚴防境外疫情輸入的戰“疫”中,廣州海關也一直注重應用科技手段提高檢疫精準性,不斷優化通關流程。早在2020年4月起,廣州白云機場空港口岸便上線“廣州海關疫情防控作業信息化管理系統”。通過統一數據接口、聯動口岸智能監管設備等方式,廣州海關將數字化管理貫通旅客健康申報、體溫監測、流行病學調查、核酸檢測、移交地方聯防聯控機制集中隔離、入院治療、病例轉歸等全流程,推動口岸聯防聯控部門實現以“航班”“病例”為監控重點的全流程追溯,“一航班一賬冊”“一旅客一賬冊”“一病例一賬冊”,為嚴防境外疫情輸入提供數據支撐,對接廣東省入境人員聯防聯控形成閉環管理。
此外,對口岸的工作人員、轉運人員、隔離酒店的工作人員等直接接觸境外人員和貨物的重點人群及相關人員,建立了健康監測臺賬,納入了核酸檢測“應檢盡檢”范圍,和疫苗接種“應接盡接”的重點人群。實行“一周檢測、兩套衣服、三區管理”。筑牢口岸檢疫、醫學觀察隔離點、社區排查、發熱門診、醫療救治這五道防線,嚴格落實入境人員的健康篩查、核酸檢測、封閉轉運、隔離醫學觀察四個全覆蓋,實現從國門到家門的全流程閉環管理。
不得不說,面對境外疫情管控,“軟”“硬”兼施成為廣州的一大特色。
實際上,為了科學精準做好防控工作,筑牢外防輸入的防線,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國家也發布了《關于加強口岸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從三方面加強疫情監測預警體系:一是密切關注國內外疫情形勢,動態調整防控措施。二是加密高風險崗位和相關人員核酸檢測頻次。三是強化多渠道監測預警。不僅如此,對于高風險崗位人群防控措施、防范陸地邊境口岸城市人員流動、檢查進口冷鏈食品等方面均要求落實風險把控。
可以預見,今后一段時間我國主要的疫情風險仍是“境外輸入”,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科學優化口岸疫情精準防控,徹底堵住“漏洞”,筑牢閉環管理“防線”,徹底把疫情擋在國門之外,將是眾多口岸城市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