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 陳潔 廣州報道
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21年的人口數據。
數據顯示,2021年末全國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港澳臺居民和外籍人員)14126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8萬人。
人口一年增長48萬,這一數據意味著什么?事實上,最近數年,我國人口增長幾乎呈現“斷崖式”下跌。
2016年,我國人口較上一年增長906萬。隨后的2017年,這一數據下降到779萬。2018年,我國人口增長為530萬,2019年為467萬。2020年,我國人口增長僅為204萬,2021年進一步下跌到48萬。
從人口自然增長率來看,我國已經逼近人口“零增長”。2021年,我國出生人口1062萬人,人口出生率為7.52‰;死亡人口1014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1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34‰。
山東社會科學院人口與社會發展研究院院長崔樹義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 2021年我國人口增量僅48萬人,這意味著2022年,我國或許就將迎來總人口的“零增長”。
“這比之前人口學界的預測要提前好幾年。而且我們目前尚看不到分省的數據,但我預計有不少省份在2021年已經出現人口零增長甚至負增長。”崔樹義指出。
為何最近數年,我國人口增長會出現“斷崖式”下跌?
崔樹義指出,其中一個關鍵原因就是處于生育旺盛期的育齡婦女人數大幅度減少,每年減少大概300多萬左右。另一個直接因素是此前我國二孩政策的“紅利”消失,有生育意愿的人群的生育潛能已經釋放。加上現在初婚年齡不斷推遲,生育年齡也不斷延后,我國的總人口增量在不斷下跌。
現在,各地都在出臺生育政策,包括延長產假、新增育兒假、給予補貼等等,但對生育的刺激作用不明顯。
“我們現在鼓勵和刺激生育,有一個問題必須要搞清楚,就是人們為什么要生育,能夠給人們帶來什么好處?人都是理性動物,也會計算生育成本和生育帶來的收益,當收益明顯大于成本時,人們選擇生育的動機就會更加強烈?!贝迾淞x表示。
他進一步指出,以前會說養兒防老,增加勞動力、傳宗接代等等,但現在隨著機械化水平的提高,農村家庭沒有男性勞動力也可以從事農業生產,而且農業生產的人群也不斷減少。加上我國人口流動快,社會養老的機制也越來越完善,家庭觀念也逐步變化。
因此,刺激生育需要從實際出發。崔樹義指出,刺激人們的生育意愿,需要“從一孩開始”,因為有些人連一孩也不生了。
“我國已經出臺不少刺激生育的政策,但在宣傳教育這一塊,還沒有完全跟上。另外,更重要的是要從社會經濟政策方面做進一步調整,切實減輕生育給個體帶來的壓力。”崔樹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