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 id="cyqm8"><nav id="cyqm8"></nav></rp>
    <b id="cyqm8"></b><b id="cyqm8"><u id="cyqm8"><tbody id="cyqm8"></tbody></u></b><big id="cyqm8"><b id="cyqm8"></b></big>
    <u id="cyqm8"><tbody id="cyqm8"></tbody></u>
  • <table id="cyqm8"></table>

  • <dd id="cyqm8"><input id="cyqm8"></input></dd>

    專訪商務部研究院西亞非洲研究所所長毛小菁:中國的發展經驗和技術對非洲國家很有吸引力

    2024年12月24日 08:00   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   舒曉婷
    以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為代表的“新三樣”近年來對非出口實現較快增長,有力地支持了非洲綠色轉型發展,預計將成為中非貿易新的增長點。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舒曉婷 北京報道

    中非友好交往源遠流長。近70年來,特別是中非合作論壇成立24年來,中非關系迅速發展。從2000年中非合作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建立新型伙伴關系,到2006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提升為新型戰略伙伴關系,再到2015年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將雙方關系進一步提升為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中非關系定位實現了“三級跳”。

    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峰會期間,中方又同30個非洲國家建立或提升了戰略伙伴關系,完成中國與非洲所有53個建交國戰略伙伴關系“全覆蓋”,實現了雙方關系又一次整體躍升。此次峰會為中非合作帶來哪些新機遇?中非貿易新的增長點何在?中國企業到非洲投資需要注意哪些風險?未來,中國對非援助如何更好地與貿易、投資協同發揮作用?圍繞上述問題,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近日對商務部研究院西亞非洲研究所所長毛小菁進行了專訪。

    (商務部研究院西亞非洲研究所所長毛小菁 受訪者供圖)

    “新三樣”將成中非貿易新增長點

    《21世紀》:今年9月,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舉行。這為中非合作帶來了哪些新機遇?

    毛小菁:伴隨此次論壇召開,中國同所有非洲建交國的雙邊關系提升到戰略關系層面,中非關系整體定位提升至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中非關系的升級為經貿合作奠定了更加良好的基礎與氛圍。

    《21世紀》:中方宣布了未來3年開展中非攜手推進現代化“十大伙伴行動”。其中,貿易繁榮伙伴行動提出,中方愿主動單方面擴大市場開放,決定給予包括33個非洲國家在內的所有同中國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100%稅目產品零關稅待遇,中國成為實施這一舉措的首個發展中大國和世界主要經濟體。你如何看待上述政策對中非貿易帶來的影響?中非貿易新的增長點何在?

    毛小菁:“100%稅目產品零關稅待遇”突出表明中國對非洲開放市場的意愿。中國已連續15年穩居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國地位。據中國海關統計,2000年至2023年,中非貿易規模由不足1000億元增長至1.98萬億元,年均增長17.2%。

    中非經濟互補,但貿易呈現不平衡的特點,中國自非進口以農礦產品為主。中國對非擴大市場開放,將對進一步擴大自非農產品進口、平衡中非貿易起到積極作用。伴隨零關稅待遇帶來的政策利好,中非雙方可以進一步加強檢驗檢疫合作,助力更多非洲優勢特色農產品進入中國市場。需要注意的是,雖然中國對非進一步開放市場,但是非洲的生產能力和供應能力都需進一步提升。比如,保證農產品品質的穩定,加強冷凍保鮮技術以及運輸效率。如此,非洲產品在中國市場的消費潛力才可能進一步釋放。

    從中國對非出口來看,以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為代表的“新三樣”近年來對非出口實現較快增長,有力地支持了非洲綠色轉型發展,預計將成為中非貿易新的增長點。當前,全球發展清潔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非洲擁有豐富的鋰礦、鈷礦等礦產資源。未來,雙方可圍繞綠色發展進一步深化貿易和產業合作。

    非洲是中企“出海”新藍海

    《21世紀》:近年來,中國對非投資呈現出怎樣的趨勢性變化?對于未來中國企業到非洲投資有何建議?

    毛小菁:近年來,中國對非投資整體保持穩定,中國對非直接投資流量在30億美元~50億美元。截至2023年年末,中國對非直接投資存量超400億美元,是非洲最主要的外資來源國之一。

    根據我們調研了解的情況,鑒于當前的國際形勢,美國和歐洲市場存在政策風險,東南亞市場相對飽和、競爭激烈,非洲對于中國企業海外布局是新的藍海。

    就吸引力而言,非洲人口正在快速增長,加之非洲正在穩步推進經濟一體化進程和非洲大陸自貿區建設,因此,長遠來看,非洲是具有潛力的消費市場。此外,非洲勞動力成本較低,這對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具有比較大的吸引力。

    需要注意的是,非洲政治安全形勢對企業投資是一大挑戰。建議企業在布局時考慮政治穩定、政策環境更加寬松的非洲國家,在前期對當地國情、法律法規、營商環境、宗教風俗等進行深入市場調研。同時,也要考慮不同非洲國家的經濟體量、投資吸納能力等因素。

    通過援助撬動企業投資

    《21世紀》:有觀點認為,過去幾十年,許多國家都在對非洲進行援助,但是非洲國家發展依然落后。請問,你如何評價中國對非援助的特點和取得的成效?

    毛小菁:援助本身是一個外力,無法根本上改變一個國家面臨的發展問題。中國對非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不干涉非洲國家的內政,屬于南南合作范疇。

    相較發達國家,由于新中國成立初期與非洲處于相似的發展水平,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可以為非洲國家提供更具參考借鑒意義的發展經驗和適用技術。中國通過人力資源培訓、技術合作等方式分享的發展經驗和技術,對于非洲國家很有吸引力。

    未來,中國對非援助可以兼顧標志性工程與“小而美”項目,注重“硬援助”與“軟援助”相結合。此外,可以根據非洲國家的需求提供新興技術領域的援助,幫助非洲國家通過技術的躍升形成后發優勢。

    《21世紀》:在你看來,援助如何更好地與貿易、投資協同發揮作用?

    毛小菁:相較援助,貿易和投資更有利于受援國的長遠可持續發展,可以有效促進其內生動力。具體來說,貿易可以帶動產業發展,投資則帶來新的技術、管理經驗、就業和稅收。

    如何更好地利用援助,帶動貿易和投資,促進可持續發展?這需要有更廣泛的發展理念,使援助和貿易、投資既有分工,也有協作。對于需要政府投入、難以產生經濟效益的社會發展領域,可以用援助進行支持,如基礎教育、基礎醫療衛生、糧食安全等。對于可以產生經濟效益的行業和領域,則可以通過援助進行撬動,引入企業投資。

    舉例來說,在農業合作領域,為幫助非洲國家提升糧食安全保障,可以通過技術援助幫助其改良農作物品種,提升種植技術,并通過培訓和物資援助等方式,幫助非洲國家在采后減損、農產品運輸、倉儲等環節得到改善。對于經濟作物,可以通過培訓和技術合作推動非洲農產品質量達到中國的檢驗檢疫標準,幫助其進入中國市場,提升非洲農產品貿易水平;還可以通過援助的方式,為農業產業園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支持,為工廠提供定向的職業技術培訓,為促進企業在當地的投資創造更好的基礎條件。

    關注我們

    欧美日本韩国一区二区三区视频_国产_区二区三区免费_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网址蜜芽_中文字幕第一页乱码在线

    <rp id="cyqm8"><nav id="cyqm8"></nav></rp>
    <b id="cyqm8"></b><b id="cyqm8"><u id="cyqm8"><tbody id="cyqm8"></tbody></u></b><big id="cyqm8"><b id="cyqm8"></b></big>
    <u id="cyqm8"><tbody id="cyqm8"></tbody></u>
  • <table id="cyqm8"></table>

  • <dd id="cyqm8"><input id="cyqm8"></input></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