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 id="cyqm8"><nav id="cyqm8"></nav></rp>
    <b id="cyqm8"></b><b id="cyqm8"><u id="cyqm8"><tbody id="cyqm8"></tbody></u></b><big id="cyqm8"><b id="cyqm8"></b></big>
    <u id="cyqm8"><tbody id="cyqm8"></tbody></u>
  • <table id="cyqm8"></table>

  • <dd id="cyqm8"><input id="cyqm8"></input></dd>

    專家共議中國經濟半年報:下半年GDP增速有望穩定在5% 內需將成主要支撐

    2023年07月19日 12:23   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   繳翼飛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繳翼飛 實習生 馮佳琪 北京報道

    7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3年上半年經濟數據。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59.30萬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3.04萬億元,同比增長3.7%;第二產業增加值23.07萬億元,同比增長4.3%;第三產業增加值33.19萬億元,同比增長6.4%。

    主要經濟指標中,工業、消費等多方面數據呈現回升態勢,但恢復程度卻有所分化,房地產市場也出現二次探底的情況。同日,中新社舉辦“國是論壇:2023年中經濟形勢分析會”,邀請多位專家對經濟形勢進行詳細解讀。

    圖:“國是論壇:2023年中經濟形勢分析會”現場

    上半年GDP增長5.5%符合預期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王遠鴻表示,當前恢復的態勢還是曲折的,因為由于受預期、基數、政策效應發揮的多重影響,季度、月度之間的恢復不太均衡,波動性較大。同時,指標之間的分化、行業的分化、地區的分化也是很明顯,尤其是消費和投資還沒有走出“疤痕效應”,恢復時間需要長一些,需要更加耐心一些,更加有定力一些。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也指出,目前經濟結構出現反向分叉,過去總體情況是工業增速強于服務業,但今年上半年服務業復蘇斜率顯著超過工業。上半年第三產業增加值331937億元,增長6.4%,增速在三大產業中最快。

    “下半年工業將是經濟最重要的邊際變量。當前工業相對庫存水平偏高,在出口、地產需求下滑的環境下,不支持價格和生產回升。”明明表示,三季度將進入政策密集出臺的窗口,能否扭轉庫存周期和通脹周期決定了經濟周期的方向。

    對于下半年的經濟增長,王遠鴻表示,下一步如何發揮民營經濟的作用,還有很大的空間。建議在更好落實落細已出臺若干政策的前提下,更好激發民間經濟的活力。保就業、穩定收入增長、提高消費能力的同時,還要改善消費環境,采取因城施策、因地施策的方式把房地產投資穩住。

    王遠鴻認為,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同時,再加上一些增量的政策,下半年經濟增長有望恢復到5%左右的水平,經濟增長將呈現“前低、中高、后穩”的態勢,實現質升量增。初步預測,2023年全年中國GDP增速可能會到5.3%左右。

    中國銀行首席研究員宗良預測,下半年消費將保持溫和的復蘇,居民消費信心與能力將穩步提升,消費爭取能有一個較大的增長?;ê椭圃鞓I的投資領先整體增速,國際市場需求或將進一步放緩,出口增長面臨較大壓力,工業生產有所加快,服務業復蘇力度仍然可期,三季度的經濟增速預計在5%左右。

    “現在來看,全年增速5.5%的目標也是能夠實現的,希望達到的目標比預期還更高一些。”宗良指出,目前地方整體需要保持政策的穩定性預期,平衡“放與管”的關系,凡是能交給市場的盡可能交給市場,增加市場的活力。同時適當延長中小企業重點領域的幫扶政策,為其恢復提供更多空間。在大宗商品、房地產、旅游、資本市場這幾個方面可以適當加大政策力度。

    準備好應對“外需走弱”挑戰

    據海關統計,上半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0.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其中,出口11.46萬億元,同比增長3.7%;進口8.64萬億元,同比下降0.1%。

    不過,近兩月的月度數據在進口、出口方面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放緩。6月份進出口總值增速在今年出現首次由正轉負,當月進出口總值同比下降6%,比上月下降6.5個百分點。其中,出口總值同比下降8.3%,比上月下降7.5個百分點,進口總值同比下降2.6%,比上月下降4.9個百分點。

    在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看來,中國出口在3、4月份增速較快,主要是去年疫情沖擊下一些積壓的訂單在年初集中釋放,但進入5、6月份后出口增速轉負,反映了歐美央行貨幣緊縮造成全球經濟增速放緩,而且緊縮效應在下半年可能還會進一步顯現。

    管濤認為,相較于2019年,2021年中國出口占到全球市場份額大概上升了近2個百分點,達到15.1%,2022年小幅回落至14.4%。過去疫情三年出口份額的上升很大程度上是享受了疫情期間國內率先復工復產的領先優勢,以及發達經濟體商品消費的復蘇領先于服務消費,但隨著全世界進入疫情防控常態化,人員的流動逐漸正?;障M的需求開始上升,紅利消退的情況將逐步顯現。未來全球經濟特別是發達經濟體經濟運行存在很大不確定性,中國經濟穩增長要做好應對外需走弱挑戰的準備。

    “15.1%并不一定是中國外貿占比的高點?!敝袊鐣洕到y分析研究會副理事長張建平指出,中國目前在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方面仍有進一步探索,降低外貿成本還有很大的空間,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市場空間和潛力尚未完全釋放。與此同時,中國還在積極推動制度型開放,除了落實RCEP規則,還提出要加入CPTPP和DEPA,都將為進一步擴大外貿市場份額和全球競爭力發揮重要的支撐作用。

    管濤表示,近年來,西方國家搞“小院高墻”“脫鉤斷鏈”,再加上疫情帶來的國際分工新調整,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中國在全球貿易中的格局。推動貿易投資或者經貿關系的多元化、分散化,有助于抵御這方面的風險。在這個過程中存在所謂貿易差額的轉移效益,要正常看待。未來依然要堅定地推動高水平開放,推進貿易投資的便利化,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參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重塑過程中,塑造中國新的國際競爭優勢。

    統籌推進各領域消費提質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7588億元,同比增長8.2%。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205178億元,增長8.3%。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951億元,同比增長3.1%。

    在張建平看來,今年中國經濟增長最重要的經濟貢獻將來自于內需,對于中國今年實現5%左右的目標變得更加重要。

    “中國作為一個經濟大國,現在的生產性服務需求、消費性服務需求上的是很快的,但是供給側的滿足能力是亟待提升的。如果比較中美兩國市場可以發現,中國現在零售市場的規模和美國幾乎齊頭并進,預計用不了多長時間,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零售市場。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國在服務消費方面與美國消費市場規模差距仍明顯。當前,國內的旅游、休閑度假、醫療、大健康、養老、教育培訓、文化各方面需求都在迅速迸發,這些將會成為中國穩經濟增長和穩就業非常重要的領域。”張建平說。

    “接下來要從中長期趨勢來把握短期的消費增長態勢,要對消費的增長抱有信心,過去三年疫情雖然對消費造成了沖擊,但是并沒有改變我國居民向發展型品質消費升級的趨勢,客觀上講我國現在已經真正進入到了消費驅動型經濟增長的發展階段?!敝袊暧^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蘊表示, 目前消費恢復總體達到較穩態勢,也基本符合預期,對于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顯著增強,今年消費恢復性增長可以支撐GDP增長5%左右目標實現。

    為了進一步促進消費恢復和擴大,王蘊建議應該統籌推進各領域消費的提質發展,對于住行傳統大宗消費,政策的著力點應該放在提升品質和促進可持續增長,要及時去調整優化有關政策。同時,應加快提高供給質量來促進消費需求,包括建立健全全國統一的強制性國家標準體系,推進消費品國內外標準接軌,加大對于高端消費品的品質認證制度供給。抓住疫情期間蓬勃興起的國貨消費熱潮,深入實施品牌發展戰略。進一步健全鼓勵發展新產品和新產業的相關制度和政策,有效發揮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的積極作用。

    此外,王蘊認為,應當堅持以改革來促發展,加快完善促進消費的體制機制。以釋放的服務消費潛力為重點,對可以依靠市場充分競爭來提升供給質量的服務消費領域,要盡快取消一些準入限制,要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提供多層次多樣化服務供給活力,同時加快健全適應消費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特點新型監管機制,對于新型消費的發展能夠為他們營造更加寬松和健康的環境。

    “消費能力的持續提升,在很多方面既要著眼于短期,還要面向中長期加快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這才是最根本的。”王蘊說。

    關注地方隱性債務化解

    據財政部公布的數據,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9203億元,同比增長13.3%。其中,稅收收入99661億元,同比增長16.5%;非稅收入19542億元,同比下降0.6%。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33893億元,同比增長3.9%。

    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末,我國廣義貨幣(M2)余額同比增長11.3%,本外幣貸款余額增長10.6%,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增長9%。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聯席院長趙錫軍表示,當前財政收入、稅收收入以及金融數據大都超過或者接近兩位數增長,領先宏觀經濟的個位數增速。但財政支出增速回落,同時地方政府土地出讓收支錯位,稅收增長動力不足。下半年要發揮好政府投資引導作用,適當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投向領域和用作項目資本金范圍,做好項目前期準備,提高項目儲備質量,優先支持成熟度高的項目和在建項目,在打基礎、利長遠、補短板、調結構上加大力度,防止盲目擴大投資,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一些地方公開表示化解債務艱難,僅依靠自身能力無法有效解決。這些情況引發了市場擔憂。

    趙錫軍表示,總體來看我國政府債務率不高。2022年全國政府法定債務率(債務余額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控制在50%左右,低于國際通行的60%警戒線。但債務風險主要集中在城投平臺等主體形成的隱性債務,尤其是中西部財政實力較弱的省份,一些省市縣債務風險確實在加大。有相關研究顯示,受疫情沖擊等影響,一些地方政府債務率(債務余額/綜合財力)已經接近了100%~120%的監管紅線。

    “債券到期規模增加、再融資難度加大、地方財政支持減弱等背景下,若沒有特殊政策支持,城投債打破剛兌的概率增加,尤其弱資質區域的尾部城投風險在加劇?!?趙錫軍指出,當前公開的化債方案以解決短期流動性為主,但由于相關信息不透明和效果有限、特殊政策支持以及配以具體經濟發展規劃的化債方案或能夠更加提振投資者信心。

    對于后續債務治理思路與方向,趙錫軍指出,財政部已經明確了對隱性債務化解政策方向,即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長,妥善化解存量隱性債務,尤其是加強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治理,打破政府兜底預期。央行年初也表態,今年積極配合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督促金融機構增強風險管理能力。有序開展地方政府債務置換,推動優化債務期限結構,降低利率負擔。

    關注我們

    欧美日本韩国一区二区三区视频_国产_区二区三区免费_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网址蜜芽_中文字幕第一页乱码在线

    <rp id="cyqm8"><nav id="cyqm8"></nav></rp>
    <b id="cyqm8"></b><b id="cyqm8"><u id="cyqm8"><tbody id="cyqm8"></tbody></u></b><big id="cyqm8"><b id="cyqm8"></b></big>
    <u id="cyqm8"><tbody id="cyqm8"></tbody></u>
  • <table id="cyqm8"></table>

  • <dd id="cyqm8"><input id="cyqm8"></input></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