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李愿 北京報道
個人養老金制度在36個先行城市或地區試點半年有余,參與人數已超過3700萬,相關部門正考慮吸引更多人參與其中。
“結合先行城市或地區情況,進一步完善個人養老金配套政策,吸引更多人參與并適時推廣到全國?!苯?,人社部養老保險司相關負責人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表示。
《關于公布個人養老金先行城市(地區)的通知》于2022年11月25日發布后,我國個人養老金業務試點正式啟動。人社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25日,也就是個人養老金制度實施半年之際,參加人數已達3743.51萬,個人養老金制度平穩有序運行。
個人養老金業務涉及稅收優惠、多種金融產品,由此,個人養老金配套政策也涉及多個部門,包括財政部、稅務總局、央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和證監會等。
稅收優惠是吸引參與個人養老金業務最主要的因素?!蛾P于個人養老金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明確,個人繳費享受稅前扣除優惠時,以個人養老金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出具的扣除憑證為扣稅憑據。取得工資薪金所得、按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勞務報酬所得的,其繳費可以選擇在當年預扣預繳或次年匯算清繳時在限額標準內據實扣除。選擇在當年預扣預繳的,應及時將相關憑證提供給扣繳單位。
在此種計算方法以及當前每年1.2萬元繳納上限約束下,參與人可以退稅的金額最高達5400元,最少也可以退稅360元。
今年的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將于本月底結束。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已經有很多個人養老金業務參與人已經拿到了退稅款。“竟然是真的,金額也挺多的,超出了預期”,這是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聽到的最多的反饋。
據了解,在當前稅收優惠制度下,個人養老金業務參與人收入相對較高,而要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則需要完善個人養老金相關的優惠制度。數據顯示,近年來個人所得稅繳納人數在6000萬到7000萬之間,而非個人所得稅繳納人數則更多。
成都市人社局養老保險處處長、一級調研員王衛華表示,從目前掌握情況看,開戶人數占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比例,繳費人數在開戶人數中的占比,以及滿繳人數在繳費人數中的占比均有較大提升空間。究其原因:在繳費環節,相當一部分群體因收入水平相對較低而無法享受稅收優惠,參保繳費動力不足;在投資環節,除儲蓄類產品外,其余三類產品不能保證投資收益;在領取環節,尚需繳納3%稅費,對非納稅人群不夠友好。同時,參加人在因罹患重大疾病、遭遇自然災害等特殊情況時,沒有提前支取個人賬戶資金的制度設計。這些都不同程度影響了很大一部分人群特別是青年群體的參與積極性。
“如果一味提高個人養老金稅收繳費的上限,就會涉及個稅的公平性問題,可以對個稅范圍之外的個人給予免稅政策及財政補貼?!敝袊斦茖W研究院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許文建議,一是對中低收入人群(低收入群體或納稅臨界點人群)實行EEE政策,在領取時免收3%的個稅,這樣真正消除稅收的障礙,讓他們來參與;二是對低收入人群在免稅的同時進行財政補貼;三是對不涉及個稅的群體給予其他稅收優惠,比如能否考慮年輕人購房相關契稅問題。
中國保險資管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云則認為,從長遠來看,個人養老金制度能夠持續吸引民眾參加,關鍵在于產品和服務能否得到民眾的認可,滿足民眾的需求,目前個人養老金產品設計還有待加強養老屬性,資金投資運作還有待接受真正長期市場考驗。建議進一步出臺政策鼓勵金融機構進行產品和服務創新,相關金融機構應做好產品細化和客戶分層工作,加強合作、不斷優化完善養老金融的產品體系,深耕客戶養老投資需求,研發提供有吸引力的可為參加人帶來長期穩健回報養老金融產品,豐富民眾的養老投資選擇,共同提升民眾參加個人養老金制度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除上述因素外,一份調研顯示,居民不打算開通或不確定是否開通個人養老金賬戶的主要原因是賬戶實施強制儲蓄和有養老儲備。其中,22.1%的居民不考慮開通個人養老金賬戶的原因是賬戶實施強制儲蓄,不能隨意取出,資金流動受限;21.2%的居民不考慮開通個人養老金賬戶的原因是有養老儲備,不需要。
《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規定,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封閉運行,參加人達到以下任一條件的,可以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領取個人養老金:達到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出國(境)定居;國家規定的其他情形。不過,該辦法不屬于配套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