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丁莉 廣州報道
4月26日,中航光電華南產業基地一期項目正式竣工投產。這一科研生產面積約26萬平方米的龐大基地,集研發、生產、商務服務于一體,總投資約22.5億元?;鼐o鄰廣汽傳祺和廣汽埃安兩大整車巨頭,未來,從這里生產的5G連接器、車載高性能模塊連接器等產品將源源不斷供應廣州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矩陣。
鑒于灣區龐大的產業需求空間,中航光電華南產業基地仍在繼續擴建。據了解,其二期項目已于今年3月動工,建設面積為7萬平方米,預計2024年6月竣工。
以中航光電華南產業基地為縮影,今年以來,重大項目密集落地廣州。根據廣州2023年一季度數據,廣州市地區生產總值為6963.92億元,同比增長1.8%。盡管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5.8%,但從工業投資增速看,廣州一季度同比增長38.4%,1722個市“攻城拔寨”項目已完成投資1390億元,完成年度計劃26.4%。
在大項目的帶動下,廣州拼經濟的信心日漸高漲。受訪專家表示,工業投資為廣州未來一段時間的增長積蓄了后備動能,隨著這些項目相繼投產竣工,工業投資效應將迎來密集釋放期。
充電樁產量同比增長1.9倍
2023年一季度,廣州市工業投資再次交出亮眼成績單,工業投資增長38.4%,分別高于全國和全省工業投資增速29.8個百分點和9個百分點。
這得益于行業龍頭落子廣州,帶動一批產業配套企業在穗布局。以粵芯半導體項目為例,隨著一、二期全面達產,總投資達162.5億元的三期項目建設也已開足馬力。已有約150家半導體上下游企業來穗選址,其中95家已簽約落地,廣州半導體生態鏈群格局已現。
廣州工業投資日益瞄準新動能。從今年廣州市竣工項目結構來看,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與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與健康醫療、智能裝備與機器人等成為熱點,僅新一代信息技術方面,廣州便有華星光電t9、芯粵能一期、鴻利光電二期、采埃孚(廣州)科技有限公司一期研發中心等13項目將在今年竣工。
其中,廣州有望在新型儲能等前沿領域再引進一批大項目。廣州市社科院現代產業研究所所長楊代友認為,新能源裝備產業一向是廣州的優勢產業,這也為進一步發展儲能產業奠定了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工業增加值仍呈下滑態勢,盡管降幅較1-2月收窄6.6個百分點,但同比仍下降約5.8%。對此,廣東省高科技產業商會會長王理宗分析稱,工業投資效應的釋放具有滯后性,“當前工業增長乏力,在一定程度上是疫情幾年間行業投資信心不足的后遺癥?!?/p>
今年以來,經營主體信心穩步提升,再加上今年計劃新開工的287個項目,年度投資將達到940億元。“隨著越來越多新項目將在今年竣工投產,前期龐大的工業投資動能將相繼得到釋放?!蓖趵碜谡f。
事實上,工業投資動能已初步顯現。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部分產品增勢良好,服務機器人、工業機器人和顯示器同比分別增長27.2%、14.3%和14%;新能源汽車產業延續較好增勢,實現工業產值、產量同比分別增長71.1%和88.9%;充電樁產量同比增長1.9倍。
為推動大項目順利轉化為大產能,廣州正全力保障項目開工建設,力促原計劃年底前開工的“攻城拔寨”重點項目原則上提前到9月底前全部動工。
中航光電有關負責人表示,自項目落戶以來,有關部門便全程專班專責跟進,提供“保姆式”服務,使項目建設時間有效壓縮。
“加速大項目產能釋放,要在供需兩側發力?!睏畲颜J為,在優化營商環境、壓縮項目投產時間的同時,廣州還要做好市場引導。特別是對于智能網聯汽車等新產業新動能,政府應提供更多應用場景和展銷平臺,加快潛在市場需求的釋放,才能使新投產項目充分轉化為訂單和產值。
用好自身優勢積蓄后備動能
外貿亦同工業存在密切關聯,訂單量的多寡直接決定著工業企業產能能否順利轉化為產值。
數據顯示,一季度僅汽車產業產值便下降12.5%,工業增長乏力的背后,是外貿受阻,全市出口同比下降7.6%。
近期,楊代友赴花都調研時也發現,國際經濟增長緩慢,國際市場消費動力不足是汽車企業普遍面臨的問題,這導致生產尚未充分轉化為價值;同時,在需求增長迅猛的新能源汽車方面,產業轉型升級尚需要時間。
王理宗也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增長的潛力來自海外市場,當務之急是幫助制造企業解決海外訂單問題?!耙环矫?,要推動貿易便利化,鼓勵更多企業前往海外參展,加快數字貿易等新模式;另一方面,要抓住RCEP等多邊貿易機遇,并加快雙邊貿易談判,不斷開拓新市場、新客戶?!?/p>
事實上,今年一季度,在汽車消費整體下滑、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2.0%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反而實現了逆勢增長。海關數據顯示,一季度廣州海關關區企業新能源汽車出口量約1.1萬輛,同比增長超三倍。
多位廣交會參展商表示,會展期間,他們與多位意向客戶進行了對接,預計之后一段時間,廣州制造新增訂單數將迎來一個“小高峰”,能夠有力扭轉外貿不振的局面。
楊代友表示,廣交會已成為促進全球經濟互融的重要平臺,“利用好這一平臺,要充分考慮與海外產業鏈供應鏈的互補關系,合理設置產區和交易主題,并考慮增設技術、服務類別展品,充分利用好兩種資源,拓展兩個市場?!?/p>
除此之外,作為外資利用大市,廣州正積極吸引制造業領域的外資企業。
日前舉行的第九屆中國廣州國際投資年會期間,443個新簽約項目落子廣州,其中,來自美國、法國、德國、日本、荷蘭、新加坡等國家的制造業項目占比約四成,全球高端制造、生物醫藥等領域頭部企業和優質項目正集聚廣州。
楊代友認為,隨之而來的是全球先進產能涌入,廣州產業結構得到調整,其在全球產業鏈條中的角色也得到優化提升;同時,一些外資以廣州為跳板,進一步向珠三角其他地區增資擴產,也有利于大灣區產業鏈的健全和完善。
“事實上,對于一座城市來說,全產業鏈既不必要,也不可能。”他進一步解釋,產業鏈是開放的,廣州很難以一己之力發展出完整產業鏈條,但可以把控產業鏈條中的關鍵核心環節,并爭取配套產業在大灣區城市群近地化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