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武瑛港 北京報道 “每年全球CNS刊物發表腫瘤相關臨床研究數量超過5000個,但每年全球發布的腫瘤III期確證性臨床研究數量為300余個,后續被FDA批準擴展適應癥的藥物為50余個,最終每年FDA批準的新藥少于20個。從這一數量級的差距可以看出藥物創新轉化有多么困難,不是發了Paper就一定能轉化,最終成功率可能只有1%。” 3月24日,在2023中關村生命科學園技術平臺產研創新峰會上,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副院長李寧教授在主題演講中說。
那么,創新成果轉化這條路到底難在哪些方面?李寧教授表示,科學家有了創新研究成果后,更重要的是要有合適的團隊來“雕塑”這一成果,有的藥物設計很好,但是臨床療效不明顯,這種情況不能簡單歸咎于體內試驗比體外實驗更復雜,而是要關注背后的評價標準體系問題?!拔覀兿嘈艣]有無用的藥,關鍵是要找到合適的劑量、合適的給藥方案、合適的人群等?!?/p>
找到合適的評價標準
李寧教授提到,腫瘤藥物占所有新藥研發50%以上,是研發熱點中的熱點。腫瘤是危害全球健康的重要疾病,我國也不例外,腫瘤患者的生存仍然有限,有限的治療藥物是造成患者預后不佳的重要因素。
從細胞基因治療領域來看,全球上市藥物58個,中國上市藥物2個。在這一問題背后,并非國內缺少優質的創新研發途徑,而是缺少支持創新成果轉化的環境和評價標準。這一評價標準不只是人才評價標準和晉升標準等,在藥物研發的科學性方面也存在標準問題。
李寧教授舉例稱,從第一代EGFR·TKI藥物易瑞沙來看,2002年II期臨床研究治療二線非小細胞肺癌,FDA批準上市,2005年III期臨床研究失敗,FDA不允許新患者使用,2011年從美國撤市。
“是因為易瑞沙這個藥物不好嗎?我們都知道這個藥物非常好,之后通過亞組分析發現亞洲人群獲益,后來又在IPASS實驗亞組分析發現突變患者獲益,2015年重新在美國上市。”
“隨著二代基因測序的出現和成熟,檢測價格相對便宜,又發現易瑞沙針對的不是所有EGFR人群,而是EGFR基因存在19或21號外顯子特定突變的患者。這個案例告訴我們,有時候不是藥品不好,而是要有適宜的評價標準,找到合適的用藥人群。新藥研發評價標準至關重要?!崩顚幗淌谡f。
誤區和局限
新藥研發評價標準其實存在一些誤區和局限。在藥物開發策略的探討中,科學家們的部分想法從臨床實踐角度來看可能就已經存在誤區。
李寧教授舉例說,在某個藥物開發策略討論中,科學家認為該藥物安全性特別好,因為對標的美國產品是膀胱灌注,而這一產品可以靜脈給藥。但這一理解其實存在偏差,因為臨床應用是希望從有創到無創,即從靜脈到口服、從口服到體外給藥,而膀胱灌注屬于體外給藥,安全性超過靜脈注射,如果療效一樣,再拿靜脈注射產品申請新藥很難得到審批。
再例如,研發時認為某藥物對惡液質患者特別有效,可以通過調節機體免疫,改善患者營養狀況,準備在晚期患者中開展臨床試驗,觀察患者體重變化?!斑@一方案其實存在很大問題,惡液質患者一般預期壽命不超過三個月,最終難以確定患者去世是疾病原因還是藥物原因。而且患者用藥后雖然體重出現變化,但是患者有腹水、胸水、水腫等一系列癥狀,體重并非是很好的評價標準。”
“評價藥物療效屬于嚴肅的科學問題,我們也看到現有評價指標在評價臨床獲益的時候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崩顚幈硎荆瑥木唧w指標來看,總生存時間 (OS)不一定能說明問題,例如厄洛替尼臨床研究的PFS和OS數據的表現截然不同,厄洛替尼也是肺癌靶向治療藥,雖然市場表現不及易瑞沙,但仍然是很優秀的藥物。
李寧進一步指出,腫瘤客觀緩解率(ORR)也不能完全體現藥物療效,國內外共有4款PI3K抑制劑獲批用于治療血液腫瘤,基于顯著改善的腫瘤大小ORR數據,但上市后6項RCT(隨機對照試驗)顯示OS潛在損害。
“使用藥物后腫瘤縮小了,就是實打實的患者獲益嗎?沒那么簡單,因為還有副作用的因素,淋巴瘤本質上比較偏惰性,而且老年患者居多,使用藥物后雖然腫瘤縮小了,但患者可能已經去世了,就像手術后外科大夫說,手術很成功,腫瘤切除了但人沒了,這是很荒謬的事情。”
建立科學評價體系,將藥物“培養成才”
面對上述多個困境和挑戰,建立科學的評價標準體系顯得越來越重要,這也對我國臨床研究平臺也提出了多方面要求。
李寧教授表示,嬰兒并非生下來就什么都會,而是要經過精心培養、評估、教育才能成為棟梁。藥物研發同理,在臨床試驗階段就要思考如何“教育孩子”,因為后續一系列臨床應用并非自然形成,而是要在前期給予足夠的重視,找到合適的“老師”,才能將藥物“培養成才”。
“培養藥物需要多方面的能力和資源,但是現在臨床研究資源非常緊張,想要做好臨床研究,建立科學的評價標準體系非常重要,要對有潛質的‘嬰兒’因材施教,使整體的成功率不再是1%,這對我國創新藥物臨床研究平臺提出了很多要求。”
“首先臨床研究人員要有能力、有愿望、有足夠的時間,研究平臺要有患者、有足夠的聲望以及相關資源,這種資源不只是患者和醫學資源,而是要有投資、檢測、臨床轉化等一整套系統,才能提高臨床研究效率。” 李寧教授說。
當下創新轉化難題也對臨床研究醫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國真正有經驗的臨床研究醫生較為匱乏。
李寧教授提到,基因組計劃是1985年提出,循證醫學概念是1992年提出,相比之下精準醫學概念是2011年才提出,比蘋果手機上市時間(2007年)還晚。精準醫學發展時間并不長,缺乏足夠的積累,生態系統尚未成熟,包括科學標準、學科工具、人才儲備和轉化體系等。目前的精準醫學生態還不足以支撐做好高質量的創新轉化。
李寧教授進一步表示,在人員方面,目前臨床研究要和臨床實踐進行劃分,從事臨床研究的醫生可能比臨床實踐要求更高,因為要理解創新機制、臨床問題、標準體系以及對應的處理方式。
“做臨床研究醫生要有足夠的學習能力,可能每天都會碰到新東西,因為每位科學家拿出來的研究成果都是創新的,所以要有足夠的基礎知識、突破性思維能力,要能找出原先的評價體系問題在哪,如何突破,進而設計定制化臨床研究方案,同時還要有足夠的自驅力?!崩顚幗淌谡f。
據了解,目前國內多家醫院都在逐步建立專職臨床研究團隊,例如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已建立相關團隊,目前已有172種新藥經該院臨床研究成功上市,近3年國家藥監局批準抗腫瘤藥物中,該院牽頭參與43種藥物上市研究,占82%,牽頭完成系列國產原研抗腫瘤藥物臨床研究,提升國產藥物研發能力。
有失敗的資格,但沒必要都失敗
對于藥物研發創新與轉化,業內普遍希望國內專注于First in Class 、First in Human等自主創新,而非只停留在Me-too、Me-better。
李寧教授指出,機制性自主創新更刺激,同時風險也更大,“失敗在臨床研究中很常見,但在中國卻不常見,因為Me-too、Me-better性質的臨床試驗,多數已經有成熟的方案可以借鑒,失敗概率相對較小,但自主創新很可能失敗,現在我們的技術研發到達了一定水平,終于有‘失敗的資格’了,但是沒有必要每個都失敗?!?/p>
不久前,李寧教授團隊曾針對2022年腫瘤領域十大未成功上市的失敗臨床研究案例,分析如何失敗、失敗原因,進而吸取經驗教訓,在后續方案設計和思路體系中找到成功的方法。“這10大項目研究全是我們專職臨床研究醫生進行報告,這些失敗多涉及大型MNC企業,包括羅氏、阿斯利康、強生、拜耳、默沙東等,我們需要從他們的失敗中去認真學習?!?/p>
除了從失敗中學習,提前和臨床研究醫生溝通也是降低失敗率的重要方式。李寧教授表示,與臨床研究醫生的溝通,再早都不嫌早,因為前期有很多內容要推進,包括臨床方案設計、研究目標評估、臨床需求分析、應用場景探討、政策規范討論、運營推動協助、特殊解決方案、精準策略定制等。
由此來看,臨床研究醫生或許已成為創新成果和臨床轉化之間的重要溝通橋梁。
李寧教授表示,基礎研究是一座高峰,科學家們能登上高峰非常不容易,但是把研究成果完成臨床應用轉化,這同樣是一座需要攀登的高峰。“首先要把創新研究成果講給別人聽,但這種交流非常困難,可能會對現有的認知體系造成轟炸,如果不能充分理解,就很難拿出合適的方案去驗證并推動試驗的開展?!?/p>
“攀登上創新的山峰后,其實有路可走,但這條路目前還沒有搭建起來,而且并非走的人多了就有路,這條路上已經死掉了99%的項目,所以我們希望從研發到臨床能有一個溝通的橋梁?!崩顚幗淌谥赋觯瑢B毰R床研究醫生團隊就能夠起到橋梁的作用,把創新研究成果一步步推向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