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國家知識產權局:探索大數據、人工智能、基因技術等新領域新業態知識產權保護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印發《2023年全國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高質量推進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工作,不斷提升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水平,持續建設支撐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和創新環境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工作方案》提出,要繼續推動將知識產權保護納入中央督檢考計劃,繼續做好督查激勵涉及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工作;配合完成《專利法實施細則》修改,推進商標法及其實施條例修訂,鼓勵積極探索大數據、人工智能、基因技術等新領域新業態知識產權保護策略、路徑和方法;嚴厲打擊非正常專利申請和商標惡意注冊行為,持續規范專利申請行為,建立快速處置聯動機制,加強對提交非正常專利申請的單位和個人的信用監管和政策約束。
《工作方案》提出,暢通行政裁決受理渠道,簡化受理程序,對于符合條件的案件推行適用簡易程序,加大涉民營企業、外資企業等專利侵權糾紛辦案力度,做好侵權糾紛防范和行政調解工作;重點圍繞商標印制、生產流通等關鍵環節,加強對涉及區域廣、持續時間長、涉案金額大、社會關注度高等嚴重侵權行為的案件業務指導力度。
《工作方案》提出,進一步完善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工作機制,加強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及各分中心能力建設,及時監測重大海外知識產權糾紛信息,有效加強海外信息共享與交流,提升應急工作水平,因地制宜做好海外風險預警與防控體系建設;聚焦新型市場及關鍵環節保護,引導電商平臺實施知識產權全流程管理和保護,提升線上侵權假冒行為治理水平,提高對平臺內經營者知識產權授權信息抽查檢查頻次,完善線下線上一體化保護。
《工作方案》還鼓勵知識產權保護領域數字化改革,探索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新應用,大力推動知識產權保護數字化治理模式創新。
國家發改委法規司:各地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不能只是復制黏貼,應結合實際細化硬招實招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法規司主要負責同志圍繞當前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中的重點問題進行了相關解讀回應。
國家發展改革委法規司主要負責同志表示,在調研和座談時不少企業和專家反映,雖然很多地方都出臺了優化營商環境的地方性法規,未出臺的也發布實施了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辦法,但是在部分條款的落實上仍存在“復制粘貼”多、差異化探索少的問題,相關規章規范性文件的“立改廢釋”工作也未能及時跟上,缺少結合本地實際細化的硬招實招,《條例》有些規定沒有真正落地,影響了企業群眾的預期。
國家發展改革委法規司主要負責同志表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一是強化重點領域制度建設,持續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抓好審批收費、政務服務、數據安全共享等領域的法規制度建設,完善配套政策,助力推進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二是鼓勵和支持引導各地守正創新,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營商環境相關領域改革,及時修訂完善符合地方實際的優化營商環境法規制度,推動出臺更多管用有效的硬招實招,將先行突破、行之有效、具有普遍適用性的經驗做法,加以系統化、規范化、標準化,并及時上升到地方性法規或政府規章層面,推動營商環境法治建設走深走實。三是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主動聽取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民營企業、外資企業對優化營商環境法規政策落實情況的意見反饋,定期對法規政策實施情況、社會滿意度、是否達到預期目標和效果等進行評估,并及時調整完善政策執行,穩定企業預期。
地方行動
安徽:2023年起企業可在40個領域使用信用報告代替無違法違規證明
近日,安徽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安徽省企業公共信用信息報告代替無違法違規證明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充分發揮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對優化營商環境的支撐作用。
《實施方案》強調,?2023年起,安徽省企業在申請上市、融資、評優評先等事項中,通過“信用安徽”網站、“皖事通辦”平臺等,免費申請獲取公共信用信息報告(無違法違規證明版,以下簡稱信用報告),代替赴多部門辦理法院執行、發展改革、教育、科技、經濟和信息化、民族宗教、公安、民政、司法行政、財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農業農村、水利、商務、文化和旅游、衛生健康、退役軍人管理、安全生產、審計、市場監管、廣電、體育、統計、林業、醫療保障、地方金融監管、人防、檔案管理、新聞出版、電影、藥品監管、稅務、氣象、地震、消防安全、煙草專賣等40個領域無違法違規證明。
《實施方案》提出了各市、省有關單位的重點任務:一是歸集信用信息,各市、省有關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全量歸集、補充完善和實時更新無違法違規證明需核查的公共信用信息。二是開發查詢系統,依托省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務平臺,2023年2月底前開發上線企業信用報告查詢系統,持續做好運維保障工作。三是提升服務質效,采取線上、線下兩種方式提供7×24小時不打烊“隨時辦”信用報告服務,供企業自主選擇,企業可登錄“信用安徽”網站、“皖事通辦”平臺等,完成統一身份認證后,線上下載電子版信用報告,并納入政務服務平臺統一電子證照系統管理。四是實現平穩過渡,2023年3月底前,各級政府部門逐步引導企業使用信用報告代替無違法違規證明,不再出具或要求提供無違法違規證明,已經出具和提供的無違法違規證明同樣具備法律效力,2023年4月起,除法律法規規定外,全面推行企業信用報告代替無違法違規證明,實現“應替盡替”。五是擴大應用范圍,各級政府部門可圍繞優環境、促發展,依法依規拓展企業信用報告的適用范圍,在審批備案、政府采購、公共資源交易、政策資金支持等更多事項中推廣應用。
湖南:部署2023年政務管理工作重點 年底“湘易辦”上線服務事項10000項
近日,湖南印發了《湖南省2023年政務管理服務工作要點》,涵蓋了推進“湘易辦”全面提標行動、推進全生命周期“一網通辦”攻堅行動、開展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行動、推進政務營商環境提優行動、開展“放管服”改革“揭榜競優”深化行動、開展放權賦能精準化精細化行動等6個方面37項重點工作。
其中,在推進“湘易辦”全面提標行動方面,提出要打造全省移動政務服務體系,確保企業群眾通過“湘易辦”共享全省政務服務,明確年底前,確保“湘易辦”上線服務事項10000項,其中“一網通辦”事項達到5000項,集成可應用的電子證照種類超過200類,用戶數突破3000萬;加強與廣東、上海、江西等省市對接,探索構建政務服務APP聯盟,讓“湘易辦”與“粵省事”“隨申辦”“贛服通”等政務服務APP深度互聯、無感切換、一體使用。
在推進全生命周期“一網通辦”攻堅行動方面,提出要在年底前實現辦證、就業、婚姻、“身后”、企業用工、員工保障、政策兌現、融資服務、招投標、用地審批等10個主題式、套餐式場景“一網通辦”。優化“一件事一次辦”業務流程,推廣應用服務規范地方標準,完善“一事一標準”。鼓勵各地各部門拓展“一件事一次辦”特色事項。
在開展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行動方面,提出要積極穩妥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試點,推進長株潭都市圈先行先試;構建完善數據要素基礎制度,研究制定和完善數據要素全生命周期管理、數據要素庫平臺運行管理、數據要素交易規則等制度,建立健全數據要素基礎制度。建立政府主導、多方參與的數據分類分級保護制度,對重要數據進行重點保護。加快推動組建數字湖南有限公司,以大數據運營為核心主業,探索構建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機制,構建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全服務鏈的大數據產業生態圈。
在推進政務營商環境提優行動方面,提出要進一步健全評價體系,優化營商環境評價,以評促改、以評促建、以評促優。加強“紅黃牌”和“好差評”制度建設,推動行政效能電子監察向基層延伸,實現省級以上園區全覆蓋。加強企業群眾訴求辦理效能監管,深化“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一呼即應”改革和“政企通”專席建設,打造便捷、高效、規范、智慧的政務服務“總客服”。推進“互聯網+監管”系統與各行業專業監管系統互聯互通,加強各領域監管數據的歸集治理、共享分析和有效應用。
在開展“放管服”改革“揭榜競優”深化行動方面,強化全省“放管服”改革統籌推進,制定年度改革重點任務,加強月調度、季通報、年督查,形成“落實閉環”。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用好用活區域評估、用地清單制、分階段施工許可、聯合驗收等政策工具箱,持續在園區開展“多設合一、多審合一、技審分離”改革試點。全面推行告知承諾制,綜合運用“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重點監管、“互聯網+監管”、智慧監管等方式實施日常監管。
在開展放權賦能精準化精細化行動方面,提出加大向湘江新區、自貿試驗區、園區、長株潭都市圈、省域副中心的放權力度。加強對行政審批等下放事項承接情況和實施效果的跟蹤評估。提升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水平。加強網上中介超市運營管理,適時推進中介超市進駐“湘易辦”,打造“掌上中介超市”。
典型案例
重慶、四川:建議加大川渝重大生產力布局, 打造重要增長極和動力源
日前,重慶代表團和四川代表團聯合向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提交了《關于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促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吁請國家層面參照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區域重大戰略政策,加大指導支持川渝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的力度,進一步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對此,川渝兩省市代表團聯合提出五個方面的具體建議:
一是打造國家重要初級產品供給戰略基地。建議充分利用成渝地區釩、鈦、鋰、鉀、錳等資源優勢,江河山地等自然特點,發揮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歐班列、長江黃金水道作用,通過全球配置資源,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布局國家級、區域級初級產品生產基地、儲備中心,共建一批國家物流樞紐,把川渝地區打造成為保障國家重要初級產品供給的戰略基地。
二是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議國家在成渝地區前瞻部署一批政府主導類重大平臺和重大工程,同時積極引導中央企業和國內頭部企業重大生產力布局在成渝地區,將成渝地區建設成為我國制造業產業鏈、供應鏈戰略“備份”基地。
三是打造平急轉換產業先行區。支持在成渝地區規劃布局一批智能應急產業園,大力發展智能無人應急救援設備、智能穿戴設備、應急通訊與指揮系統、應急救援服務等。支持成渝地區防災備災體系和能力建設,加強應急實訓基地在成渝地區布局和建設力度,完善重大災害事件預防處理和緊急救援聯動機制,推廣實施公共設施平急兩用改造,把成渝地區打造成為平急轉換產業先行區。
四是擴大自由貿易試驗區衛生健康領域試驗內容。建議在兩地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大衛生健康領域試驗內容,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醫藥科技創新中心。實施鼓勵“本土創新”與加速“海外轉化”雙擎驅動政策,加速川渝自由貿易試驗區內引進國內外高端醫療資源。
五是加大國家統籌協調和資金支持力度。
海南:發布《2022年度海南自由貿易港營商環境白皮書》
3月9日,海南省營商環境建設廳發布《海南自由貿易港營商環境白皮書(2022年)》(以下簡稱《白皮書》),介紹一年來海南優化營商環境的實踐探索與工作成果。
《白皮書》顯示,一年來,海南頒布實施營商環境相關法規和重要政策40余項,發布營商環境創新示范案例29個;在全國率先為公平競爭立法,實施承諾即入制,建立“土地超市”制度;完善營商環境問題受理平臺和核查督辦機制,受理問題辦結率超過88%;全方位企業服務體系基本建立,親商重商愛商護商的氛圍日漸濃厚,為自貿港營商環境點贊的企業越來越多。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強化頂層設計。先后頒布營商環境相關法規和重要政策40余項,其中公平競爭條例、“承諾即入制”立法等為全國首創,制定了《重要量化指標趕超國內一流實施方案》《進一步提升營商環境行動方案(2022-2025年)》《政府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2022-2025年)》等系統性規劃方案,分領域提出從“跟跑”“并跑”到“領跑”的追趕目標、階段任務和具體舉措;聚力集成創新,實施準入即準營、國土空間智慧治理等八大領跑行動,發布3批29個營商環境創新示范案例,啟動營商環境示范市縣(園區)創建,全面落實國務院9方面50項改革舉措。
二是立足最低準入門檻。落實放寬市場準入若干特別措施,提升企業開辦退出機制,依托“e登記”平臺推行商事登記“全省通辦”,建成運行“機器管招投標”系統,全面推行招投標全流程電子化,在線識別圍標串標等違法行為,深入推進“強化公平競爭”試點省份建設,成立全國首個公平競爭委員會,建立健全“1+N”公平競爭制度體系。三是優化行政審批服務。印發《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的實施意見》,全面推行“一枚印章管審批”改革,大力實施政務服務“零跑動”改革,推進“一件事一次辦”“智能快辦”,推動“全省通辦”和“跨省通辦”,打造“海易辦”政務服務品牌和全省19個市縣服務旗艦店,整合了75個部門自建業務系統和29個委辦廳局移動服務等。
四是對標最高開放水平。實施最短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僅有27項限制措施,比全國版更加開放;進一步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對進口原油實施“先放后驗”、出口成品油“即檢即放”監管模式,在洋浦保稅港區實施“先入區,后檢測”制度;持續完善優化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單一窗口”,上線RCEP關稅查詢服務平臺,幫助進出口企業共享RCEP關稅減讓紅利;國際投資單一窗口實現“一個賬戶、一次注冊、一套密碼、一組資料”管理模式,大幅提升投資服務效率。
五是聚焦法治環境建設。構建多元化國際商事糾紛解決機制,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設立知識產權法院,加快建設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知識產權特區,打造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海南樣板”。海南國際知識產權交易所已正式運營,掛牌專利、商標、版權、植物新品種等知識產權超20萬項,累計掛牌金額超45億元,完成交易金額1500余萬元。
六是完善企業服務體系。建立服務企業制度體系,上線營商環境問題受理平臺,規范涉企收費行為,制定海南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在全省部署開展水電氣領域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全省共派出執法人員2441次,檢查2181家單位,共清退違規收費821.72萬元,罰沒款156.6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