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舊址結合文旅、商業等三產要素實現“退二進三”在國內很多城市正加快探索。在杭州,以大運河杭鋼工業舊址綜保項目(下稱杭鋼舊址公園)為代表的工業舊址改造亦如火如荼。
杭鋼舊址
《杭州大運河國家公園規劃》目前已正式發布,包括大運河杭鋼工業舊址綜保項目在內的5個國家文化公園標志性工程迎來加速建設期。近期杭鋼舊址公園GS1303-08地塊土壤修復項目風險管控工程項目主體工程正式開工,GS1303-03地塊公共服務設施項目設計得到正式批復,后者未來將建成杭州水上文化地標,打造全新水上運動中心。
作為浙江曾經最大的工業企業,杭鋼自1957年建廠到2015年搬離,58年的歷史歲月給一座城市留下了無數回憶,也見證了杭州乃至浙江工業制造的轉型與發展。
在杭鋼舊址公園的改造規劃中,可以窺見很多對標德國魯爾工業區的元素與空間設計,包括室內潛水館、產業園區、度假酒店與文化公園等物理空間形態,以及由工業舊址、園區景觀、博物館、藝術館等要素共同塑造的人文環境與商業氣息等,將文、產、商融合在一起,為諸多產業發展提供了獨特土壤。
將原有的工業肌理與現代設計理念相互交織,形成新的景觀、產生新的商業價值,這是工業遺址改造的基礎路徑,多年來國內諸多工業舊址改建項目紛紛效仿,且逐漸成為盤活工業舊址的社會共識。
些許不同的是,杭鋼舊址公園除了兼顧觀光休閑、文化藝術的主體場景外,還聚焦打造數字科技產業新生態,培育數字創意、數字傳媒、數字體育等文化科技業態,這在工業舊址的改造模式中并不多見。
5G時代,依托杭州“數字經濟第一城”的產業基礎生態,以及云計算、大數據等新興產業快速崛起,以杭鋼舊址公園改造為代表,杭州工業舊址與新興產業、技術的深度融合未來或將成為一個新的路徑與模式。在國內工業舊址改造的發展進程中,杭州的探索有著自身鮮明的特點與產業印記。
文旅轉型的啟蒙與流行
在絕大多數的工業舊址改造方案中,文旅與商業的核心功能是讓舊址能夠重新產生市場價值,煥發新生。
這一傳統起源于19世紀中期的英國,作為近現代史上工業革命的起源地,英國在完成早期的工業化后意識到工業遺產是具有歷史價值、技術價值與社會意義的存在,于是工業遺產旅游被劃歸為文化遺產旅游的范疇,工業遺產旅游開始萌芽。
啟蒙于英國,發揚于德國。工業旅游最有名的項目莫過于德國魯爾工業區,這座19世紀中葉形成的工業區被稱為“德國工業的心臟”,對戰后德國的經濟恢復和騰飛起到了巨大作用。
但20世紀50年代后,由于“全球能源配置比例調整和魯爾區產業結構單一”等原因,魯爾區工業迅速衰退,在經歷隨后60年代末和70年代的“煤炭危機”和“鋼鐵危機”后,魯爾工業園經濟出現嚴重衰退,隨后德國開始探索老工業區結構轉變與產業轉型。
改造后的德國魯爾工業園區里,話劇、音樂、繪畫、舞臺表演等文化活動逐漸興起,魯爾藝術博物館群構成了全球現代藝術博物館最為緊密的景觀帶。曾經那個廢棄的工業場地,蛻變成為全新的多功能公園。
在歐洲、北美等發達地區,工業旅游已經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反觀國內則起步較晚,目前仍處于發展初期。國內工業遺產旅游保護與開發正式起步于2001年前后,在引進、介紹國外工業遺產旅游的開發基礎上,借鑒國外的經驗,對老工業城市和資源衰竭型的城市率先進行改造。
綜合目前國內外的工業遺址改造與利用情況,可以根據性質不同主要分為文化創意園區、文旅度假型、遺產公園型、文旅小鎮型和城市區域更新型等類型。
2016年國家發布《全國工業旅游發展綱要(2016-2025年)》(公開征求意見稿)明確到2025年,我國將創建1000個國家工業旅游示范點,100個工業旅游基地,10個工業旅游城市。
國內工業旅游的明星項目中,包括中國一汽、上海寶鋼、青島海爾、貴州茅臺等一批大型企業皆不同程度地開始試水工業旅游項目。工業遺產在大城市的改造明顯更容易成為網紅景點,大城市擁有更多實力與優勢能夠將工業遺產與文化、藝術、娛樂等元素進行深度且高品質的融合,同時在運營模式上有更多人才與資源選擇。
首鋼極限公園不斷引進滑板、攀巖等系列賽事,打造培訓品牌基地和潮流賽事IP,借助冬奧會資源激活園區發展新活力。同樣在北京,由原電子工業老廠區改造成的北京798藝術區,已經成為北京都市文化的新地標。
在上海黃浦江畔,建成于1985年的上海南市發電廠主廠房和煙囪被改建為世博會城市未來館,2010年上海世博會成功舉辦后,又被擴建為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還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包括重慶的貳廠文創街區,曾經的民國“中央銀行印刷廠”被改建為文創街區,成為諸多熱門電影的取景地;青島啤酒廠被改建為青島啤酒博物館等。
雖然國內不乏改建成功的案例,但整體的工業舊址改建仍處于早期探索階段,目前實際的市場效應與政策規劃的引導預期還存在一定差距。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工業旅游市場可行性研究報告》,整體而言,起步較晚尚處探索發展期的國內工業旅游,目前所處的發展階段與中國作為全球工業大國、人口大國和旅游大國的地位并不匹配。2019年,中國工業旅游收入達到270億元,未來仍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杭州舊址公園的改建初探
工業舊址改造在杭州的城市發展進程中并不算新鮮事,在浙江全域旅游的戰略背景下,早期的工業舊址改造成為文旅項目在杭州已不鮮見。
走進西湖區藝創小鎮,遠遠就能看見粗糙的老墻、斑駁的標語,現代化的建筑設計元素與舊時的工業遺存建筑巧妙融合,這里已是熱門影視劇的取景地之一。西湖區藝創小鎮是由四十多年前紅火一時的雙流水泥廠改造而來,如今這里已經變身為西湖區、中國美術學院、浙江音樂學院三方合作共同打造的“藝術+”小鎮。
沿著聞濤路朝北走,位于之江大橋下不遠處的濱江工業遺址公園很快進入視野。這里曾是之江水泥廠的所在地,如今改造后偌大的土地上站著幾根圓滾滾的大柱子,內設電梯可到達頂樓平臺,將之江大橋、濱江最美跑道盡收眼底。
位于建德經濟開發區的建德航空小鎮,2018年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在全省通航類特色小鎮中尚屬首個。幾十年前,這里是盛極一時的橫山鋼鐵廠,2013年開始改建為通航文旅板塊,如今飛機餐廳、航空科普中心、航空主題酒店、熱氣球基地、火車主題廣場等項目均對外開放。
除此之外,還有桐廬的廢棄工業隧道改建為“星空隧道”,富春江畔的造紙廠改建為“浙美·江堤藝術園”,江墅鐵路閘口站點舊址改建為白塔公園等項目。
縱觀這些工業舊址的改造,多數是通過保留原有遺存建筑等元素改建成為主題公園、藝術展館、文旅景點等,文旅與藝術的疊加成為工業舊址煥然一新的極佳選擇。杭鋼舊址公園的規劃中,同樣能夠尋找到這一主體思路。
“我們把杭鋼過去的生產工藝,用于運煤、燒煤、煉鋼等工業建筑保留下來,比如焦爐、高爐等,未來改造成功能各異的創意、展示空間。”大運河辰祥綜保公司有關負責人公開表示,未來在杭鋼舊址公園中,3個保留下的高爐規劃打造成為藝術文化中心,包含展覽大廳、游客中心、礦槽餐廳、藝術發布、時尚酒吧和特色商業等時尚潮流的消費業態,而簡倉和焦爐規劃打造成為簡倉酒店、藝術畫廊和特色餐廳。
根據規劃,杭鋼舊址公園將以杭鋼工業遺存為核心,延續舊工業建筑的空間尺度和景觀特征,打造集文化、商業與旅游等為一體的樂活新城。項目總用地面積約44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23萬平方米,總投資約20億元。
另外有一個亮點,效仿德國魯爾工業區將煤氣罐改建為潛水設置,杭鋼舊址公園也規劃將氣柜打造成一個27米深的室內專業潛水館,未來也將有望成為亞洲最深的潛水館。
整個杭鋼舊址公園項目規劃共分為兩期建設。一期總建筑面積約27萬平方米,包含文化展示、藝術時尚、體育活動等。項目自2020年6月啟動,至2023年投入試運營,規劃2025年全部完工。二期總建筑面積約23萬平方米,聚焦產業創新與時尚潮流,打造文化、設計、時尚、零售、餐飲與酒店等多元業態。項目計劃于今年啟動建設,2025年完工并投入使用。
綜合來看,杭鋼舊址公園具備工業舊址改造規劃中的所有核心要素,包括打造藝文體驗中心、休閑體育場景、文旅消費業態,還包括規劃構建新興產業創新高地。涉及文化藝術、休閑體育與文旅消費的改造在杭州過去多個工業舊址改建項目皆有不同程度體現,而新興產業創新高地則并不多見。
文化魅力與城市更新功能兼顧
需要指出的是,杭鋼舊址公園的規劃與建設的特別之處主要在于其與杭州城北老工業基地,以及大運河文化帶綜合開發與規劃相互融合,成為杭州城北工業基地蝶變與展現新時期文化魅力的重要一環。
從1951年的《杭州市區域計劃總圖》中可以看到,城北地區大片被規劃為“工業區”,主要是因為這里水路交通極具優勢,早期的杭鋼、杭玻、杭州煉油廠、半山電廠等大廠,要么緊鄰大運河、西塘河,要么緊挨著320國道。
上世紀90年代起,隨著杭州城市定位的變化,產業轉型升級的推進,這些曾經輝煌一時的大廠陸續關停并轉。近些年,伴隨大運河的成功申遺以及中央提出建設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以“北建”戰略為代表的杭州城北發展逐步興起,雖然總體規劃推進仍不斷在完善調整,但如何延續大運河和舊工業遺址的文脈始終是核心與關鍵。
在整個大城北的開發戰略規劃中,無論以怎樣的具體方案落地推進,都無法避開縱向由大運河貫穿的文化走廊和橫向的杭州舊工業遺址群,以及由密集交織的河網與半山森林公園所構成的山水景觀生態。
實際上,自2018年原拱墅區將大運河新城與杭鋼新城合并聯動發展后,2019年5月發布的《杭州大運河新城核心區城市設計(草案)》將“工業年輪帶”和“運河文化帶”定義為大運河新城發展的重心。2020年3月,大運河新城單元規劃草案正式獲得批復,平煉路歷史年輪帶和運河文化展示帶的規劃交匯處被定義為“城北之芯”。
從縱向方面看,不久的將來,大運河濱水公共空間、大城北中央景觀大道將串聯起大運河杭鋼工業舊址綜保項目、京杭大運河博物館、大運河未來藝術科技中心等文化地標建筑,這些散落在大運河兩岸的文化景觀地標,共同烘托出杭州城北的文化氛圍。
在橫向方面看,平煉路(麗水路-拱康路)景觀大道串聯起煉油廠、半山電廠、杭鋼等多處城北的工業舊址,各種焦化塔、煙囪和高爐等工業遺址和廢棄的油罐為日后改建成為多種功能的文旅場景提供重要基礎,在地鐵、公交以及主題景觀步道的串聯下,形成一條特色的歷史年輪帶及線性公園軸線,從而構成一條工業主題的游覽路徑。
對標德國“工業遺產旅游之路”,主要通過交通節點進行串聯向游客介紹工業文明的演變,在杭州城北的振興與開發過程中,大運河的文化底蘊與相對集聚的工業舊址遺存,也為日后開發為工業遺產主題游徑提供了很好的基礎。
這其中,杭鋼舊址公園是核心項目。在剛剛發布的《杭州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規劃》中,杭鋼舊址公園也是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杭州段)的重要節點,且屬于該項目的重點標志性項目,一期項目將于明年正式試營業,這為后期推進整個工業遺產的旅游之路建設奠定了重要基礎。
2022年拱墅區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未來五年,拱墅區將加大運河沿岸歷史風貌、工業遺存、自然生態保護利用力度,打造“全域沒有圍墻的博物館”。同時,2022年拱墅區還將重點推動華豐造紙廠、大和平、武林新城、民生藥廠、智慧網谷、運河新城和杭鋼片區等7大區塊的開發建設。
在整個大城北的開發戰略中,以杭鋼舊址公園項目為代表的工業舊址更新改造項目兼具文旅發展與城市更新的功能特點,在運河新城、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皆被重點提及,成為彰顯拱墅區城市能級提升的重點項目之一。
“工業舊址+數字產業”探索新生
除了文旅商業和城市公園,在杭鋼舊址公園的改建過程中,產業創新的賦能作用逐漸被明確與實踐。
公開信息顯示,杭鋼舊址公園未來將依托杭鋼云計算數字中心的產業基礎打造大運河數字文化科技產業園,目標成為老工業區騰籠換鳥、鳳凰涅槃、轉型升級的全國樣板。根據規劃,杭鋼舊址公園還將打造聚落式辦公形態,聚焦數字產業為先導,培育數字創意、數字傳媒、數字體育等文化科技業態,以吸引創新型人才、資本和技術等要素集聚,推動區域產業提檔升級。
未來杭鋼舊址公園的產業輪廓已漸漸清晰。杭鋼云計算數據中心是杭鋼舊址公園探索發展數字產業、培育文化科技業態的關鍵基礎,同時“工業舊址+數字產業”也被賦予推動區域產業升級的新路徑。
杭鋼轉型建設云計算中心早已不是新聞。根據規劃,浙江云計算數據中心和杭鋼云計算數據中心,項目總投資高達188億元,規劃超2萬個機柜、裝載約30萬臺服務器,成為全國單元區最大規模、最節能的數據中心和浙江省最大的云計算數據中心基地。
實際上,工業舊址疊加數字產業尋求創新突破,光有云計算數據中心的關鍵基礎可能還不夠,要實現產業賦能、盤活工業遺址的創新舉措,還離不開數字產業生態的構建。
2021年4月初,新拱墅區成立以來,在推動新舊動能轉化方面,正蓄力瞄準數字經濟這一核心抓手。其中就包括推出打造大運河數智未來城,以大城北區域為重點,加快智慧網谷、數字經濟產業園、汽車互聯網小鎮等平臺整合,開拓“數字經濟+生命健康”產業新藍海,打造城北數字新城。
如今這一數字經濟的核心平臺也迎來全新升級。今年3月中旬,浙江省科技廳、發改委聯合發文批復拱墅大運河數智未來城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列入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創建名單。
截至目前,園區擁有汽車互聯網小鎮、智慧網谷小鎮等特色小鎮平臺,阿斯利康東部總部、韓國大邱生命健康產業集群等生物醫藥龍頭企業,禾邁電子、盤石信息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27家,托普智慧農業重點農業企業研究院等省級以上企業研發機構30家。在此背景下,審視城北舊工業基地的“工業舊址+數字產業”轉型探索,數字新城的產業生態、云計算數據中心的基礎、工業舊址的文脈遺存,這些核心要素的共同疊加,或為以杭鋼舊址公園為代表的杭州工業遺址實現成功轉型提供關鍵的要素支撐。
今年4月15日,《拱墅區高質量發展建設動能轉換活力區1+3+N產業政策》正式發布,明確未來大運河杭鋼工業舊址公園將作為打造未來數字產業創新發展平臺,助力新興產業發展,驅動杭州城北產業迭代升級。
2022年拱墅區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未來拱墅區將主要圍繞“一核一帶一極”產業空間布局(大武林商圈“一核聚星”、大運河文化帶“一帶引領”、大運河數智未來城“一極聚能”),錨定商貿金融、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文化創意產業主賽道。同時今年拱墅區還將編制大運河數智未來城專項規劃,強化與杭鋼集團、運河集團、城投集團等省市屬單位聯動,推進“兩谷兩帶”建設。政策指引、產業生態與規劃路徑皆已清晰明確,杭鋼工業舊址改造正迎來加速推進期,尤其是未來“工業遺址+數字經濟”的探索將充滿想象。
在中國近現代工業發展史上,每一座老舊工廠都是工業化歷程中的一塊化石。在當前杭州工業發展轉型不斷加快、城市發展日新月異的進程中,以杭鋼為代表的工業遺址改造,不僅更好地留存下城市過去的工業印記,在舊的工業軀殼上發展起來的文化旅游、創新創業等,還為城市未來的發展帶來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