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市場監管總局:中國市場主體增至1.58億戶
5月2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介紹,中國市場主體總量已從2012年的5500萬戶增長到目前的1.58億戶,這為中國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微觀基礎。
我國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促進經濟行穩致遠的切入點,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有力激發了各類市場主體的活力。這十年來,為此推出了系列舉措,包括推動出臺《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第一次全面統一各類市場主體的登記制度;實現了從注冊資本實繳制到認繳制,從“先照后證”到“證照分離”,從市場主體準入到產品準入,從高效準入到便捷退出;還加快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全面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減少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過多干預;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建立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等。
通過這些措施,中國企業平均開辦時間由1個月以上壓縮至4個工作日以內,企業注銷平均耗時由100天下降至60天,簡易注銷只需20天左右,市場主體總量從2012年的5500萬戶增長到現在的1.58億戶。
市場監管總局表示,下一步,我國將深入推進市場準入制度改革,完善行業準營規則和市場主體退出制度,更好發揮涉企基礎制度對穩定市場預期的作用,著力完善和落實企業幫扶政策,研究完善扶持個體工商戶健康發展的政策體系,助力市場主體紓困解難,健康發展。
海關總署:中國連續五年為世界貨物貿易第一大國
5月20日,海關總署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快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外貿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從量上說,十年來,貨物貿易進出口量連創新高,從2012年的24.4萬億元人民幣增加到去年的39.1萬億元,2018年突破了30萬億元大關,2021年又接近了40萬億元的關口。國際市場份額從2012年的10.4%提升到去年的13.5%,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的地位更加鞏固。從2017年以來,我國已經連續五年保持世界貨物貿易第一大國的地位。近十年,我國貨物貿易規模的不斷躍升,充分體現了中國不僅是“世界工廠”,也是“世界市場”,在向全球市場提供物美價廉、琳瑯滿目商品的同時,也為各國提供了更廣闊的中國市場發展機遇。
從質上看,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外貿經營主體更有活力。十年來,外貿的經營主體增長了1.7倍,外貿的“朋友圈”不斷擴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持續深化暢通,國內區域布局更加優化,我國中西部地區的進出口占比由十年前的11.1%提升到去年的17.7%,提升了6.6個百分點。進出口商品結構更加優化,外貿發展的新動能不斷激發。這十年,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升級的生動寫照,中國外貿在參與國際競爭中更強,在經濟引擎中發揮的作用更大,長期向好發展的基礎更雄厚。
十年來,全國海關圍繞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強化監管優化服務,促進了外貿高質量發展。
一是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進出口環節監管證件由86個減少到41個,整體通關時間四年來壓縮了一半以上。
二是大力支持對外開放平臺建設。推動綜合保稅區創新發展,目前全國共有綜保區156個。積極開展自貿試驗區海關監管制度創新,堅持“管得住、放得開”原則,研究制定海南自由貿易港海關監管框架方案等。
三是積極促進外貿新業態有序發展,“網購保稅進口”“跨境電商B2B直接出口”“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等監管模式,滿足了跨境電商企業的發展需求,使“買全球”“賣全球”成為現實。
四是全面深化海關國際合作。與171個國家地區海關建立起友好合作關系,深度參與世界貿易組織(WTO)、世界海關組織(WCO)有關規則制定和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等自貿協定的磋商,積極參與全球海關協同治理。支持共建“一帶一路”,2013年到2021年,推動沿線國家100多種優質農食產品實現對華貿易。推廣“經認證的經營者”(AEO)互認合作,中國有近4000多家海關高級認證企業在境外享受和國內同樣的通關便利,降低了貿易成本,為中國外貿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地方行動
廣州:實施高新技術企業上市倍增行動,今年擬上市15家
5月16日,廣州市科學技術局發布《進一步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6年)》(簡稱“科技型中小企業十條”)、《強服務樹標桿、提升高新技術企業創新能力行動方案(2022—2026年)》(簡稱“高企六條”)兩份政策文件。
兩份方案覆蓋了科技企業發展的不同成長階段,將構建“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硬科技企業—獨角獸企業—上市高新技術企業”的梯次培育體系。其中,“科技型中小企業十條”旨在加快提升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數量和質量;“高企六條”則將在現有基數基礎上,推動高新技術企業做強做優做大。
“科技型中小企業十條”從五個方面,引導人才、資本、項目、平臺等創新要素向科技型中小企業聚集。
廣州將在科技創新母基金中設立科技型中小企業子基金。對投資廣州市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股權投資機構,政府按照實際到賬投資額的15%給予每年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獎勵支持。推進科技企業研發政策應享盡享,簡化企業普惠性優惠政策兌現程序。同時,廣州將完善金融資本支持企業創新機制,開展“債權+股權”的科技金融精準對接等服務。探索完善校企、院企科研人員“雙聘”或“旋轉門”機制。夯實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根基,支持鼓勵龍頭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建設一批專業化眾創空間;深化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改革,鼓勵國有創業服務載體改革釋放活力。
“高企六條”提到,廣州將實施科研強企、產品興企、人才優企、服務暖企、金融惠企、精選育企六大行動。例如,廣州將支持企業在關鍵技術領域增加發明專利,五年內實施高新技術企業上市企業倍增行動等。根據目標計劃,今年全市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將達5000家左右,新增上市高新技術企業15家左右;高新技術企業獲授權發明專利8000件左右,申報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達600億元左右。
深圳:全國首個規范個人破產申請指引
5月17日,全國首家破產法庭——深圳破產法庭公布了《加強個人破產申請與審查工作的實施意見》,這是全國首個規范個人破產申請的指引。《意見》明確,申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個人破產申請時應充分、如實披露相關信息,在面談輔導中提供虛假、變造資料,申報不實信息,作虛假陳述或者誤導性陳述,導致人民法院作出裁判的,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意見》的出臺有望扎緊個人破產制度“籬笆”。其中明確,債務人申請個人破產清算的,應當喪失清償債務能力且清償能力難以恢復。不符合相關情形的,人民法院可以對個人破產清算申請不予立案;人民法院對個人破產申請進行審查,發現案情復雜,需要進一步調查的,可以進行聽證調查。
泰安:實現企業開辦全流程只經1個環節,推進“電水氣暖”聯合辦理
5月17日,泰安市發布《泰安市優化營商環境創新提升行動實施方案》,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方案圍繞開辦企業、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獲得電力等十九大領域提出上百條具體措施。
方案指出,持續優化企業開辦“1545”服務模式,即新開辦企業全流程(名稱申報、企業登記、印章刻制、涉稅辦理、銀行預約開戶、社保登記、醫保登記、公積金登記)業務辦理只經1個環節、自選5種方式、實現4零成本、獲享5項服務,其中符合要求的,只需1小時辦結。
方案還指出,打造“電水氣暖”聯合辦理新模式。推動電力營業廳上線“電水氣暖”聯合報裝服務,建設共享營業示范網點。拓展電水氣暖聯合服務場景,政務服務大廳將電力業務加快并入“電水氣暖”報裝聯辦事項,實行統一集中規范管理。5月底前實現線上線下“電水氣暖”聯辦“一表申請、一窗受理”。
典型案例
廣州海珠:商貿樓宇和園區引進重大貢獻企業每年最高獎勵600萬元
近日,海珠區舉辦樓宇經濟政策及白皮書發布會,發布了《海珠區商務樓宇與園區評星及獎勵措施》和《海珠區樓宇經濟白皮書》。
《海珠區商務樓宇與園區評星及獎勵措施》關注重點產業,鼓勵在星級樓宇評定和獎勵上突出經濟效益和創新效益。其中,獎勵措施給出了全廣州市同類獎勵扶持最高金額,即對于區內商務樓宇、園區引進對經濟社會發展貢獻重大的“四上”企業,每年最高獎勵600萬元。
海珠區還加大了,對新一代信息技術、都市型工業等重點產業企業引進的獎勵力度,引導樓宇打造特色產業集聚,鼓勵新增樓宇、園區加強招商力度,力爭打造更多億元樓宇和十億元樓宇。對于引入獲得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省級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技術創新中心認定企業的樓宇、園區,還將給予額外獎勵。
據介紹,海珠區近年來依托“一區一谷一圈”三大產業平臺,大力開展產業招商和城市開發,樓宇經濟進入蓬勃發展期。截至2021年末,全區已建成投產的1萬平方米以上商務樓宇達到97棟,可供招商面積超560萬平方米。2021年,海珠區稅收超億元商務樓宇達14棟,較2015年增長1.33倍,樓宇經濟已經成為推動全區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引擎。
天津經開區:推出優化營商環境“三張清單”,打造新型跨境國際通訊專線
日前,天津經開區舉行2022年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座談會,創新推出“三張清單”,即企業問題清單、企業服務清單和營商環境創新清單,實現一張清單解難題、一張清單管服務、一張清單搞創新。
所謂企業問題清單,是在2021年實施服務企業十項重點工作、解決100個企業問題的基礎上,依托常態化溝通機制,收集了100個企業關注的急難痛點問題形成的,清單共涉及審批監管執法、規劃建設、生活配套、產業鏈供應鏈等10個方面。
所謂企業服務清單,是經開區實施企業和企業家“按單點菜”“劃勾選事”的清單化服務,以解決項目落地后企業家和企業生產經營的各項服務需求。清單按企業家和員工全程關愛、企業開辦、規劃建設、成長培育、飛地特色五大周期維度劃分,內容涉及企業家和人才的就醫、子女入學、落戶、住房等服務,以及企業在許可幫辦、規劃建設、科技創新、人力人才等22個方面的100項具體服務事項。
所謂營商環境創新清單,是經開區通過對標“北上廣深杭重”6個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的831項舉措任務清單,以及各地區營商環境5.0方案形成的。清單以揭榜認領、鼓勵探索的方式,形成了涉及體制機制突破、審批服務提升、人才服務優化、金融服務創新、法制監管完善5個方面共30條創新舉措。其中,“人無我有”屬于全市首創的舉措5條、“人有我優”對標各地和其他地區的舉措25條。比如,在體制機制突破方面,與中國聯通共建北方首條新型跨境國際通訊專線“數聚港”,滿足區內企業國際通訊需求,保障數字出口服務,為中國北方首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