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李域 深圳報道
時值歲末,深圳國資曬出全年成績單。
1月26日,深圳市國資委在召開的市屬企業、區國資部門負責人會議上披露,截至2021年底,深圳市屬企業總資產4.6萬億元,比年初增長11.5%;全年實現營業收入8991億元,增長12.6%;上繳稅金1094億元,增長15.3%。
“經濟運行高位有進,區屬企業經濟效益持續增長,集體企業主要經濟指標創歷史新高?!鄙钲趪Y委相關人士如是說。
事實上,這是深圳市屬國企總資產進入增長快速通道的第五年。
深圳國資發展迅速。2016年底,深圳市屬國企總資產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達1.1萬億元,在全國37個省級監管企業系統中,深圳市屬國企總資產排名第14位。截至2020年底,深圳市屬國企總資產4.11萬億,全國市屬企業總資產排名第四(前三為上海、廣東、北京),四年時間,深圳國資排名突飛猛進。
數據來源:深圳國資委官網數據;單位:萬億元
不僅如此,因“寶萬之爭”時出手,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在華為困難之際,參與收購榮耀;作為投資聯合體之一參與方正重整,并購方正微電子全部權益等動作,深圳國資被稱為商界 “白衣騎士”,更是公認的投資界“掃地僧”。
深圳國資體量為何能快速增長,精準抄底成為超級買家?這樣的成長是否具有可持續性,未來的關鍵因素是什么?
“深圳國資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經驗有兩條,一是重回競爭市場,二是市場化的重組?!?月27日,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國企管理智庫副理事長、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李錦表示,“未來,在政策的連續性和一致性之下,深圳國資的增長具有長期的可持續性。”
崛起于市場化改革
早期,深圳國有資本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公共事業和關系國計民生的領域,基本退出了競爭性領域。
時任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與現代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張建森曾說,2013年深圳的國企收益對GDP增量的貢獻不足5%。
而后,新一輪國資改革浪潮到來。
2015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形成更符合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國資管理體制、現代企業制度、市場化經營機制,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明顯增強。
與此同時,深圳市國資委被確定為全國國資系統改革試點單位。
文件發布后,深圳市國資委迅速響應,在2016年的工作思路中,提出了實施“大國資”戰略,開展“走出去”并購重組,推動國企并購重組做大做強。
同年底,深圳市屬國企總資產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達1.1萬億元。
2018年年初,深圳市委巡察組對深圳國資委黨委進行巡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圳國資總體規模小,綜合實力不強,與做強做優做大國資的要求有明顯差距?!痹撗膊旖M在反饋報告中寫道,“市屬國企總資產僅為北京的57%,上海的16%,與深圳城市地位、經濟體量不相匹配”。
隨后,2019年7月,國務院批復《深圳市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實施方案》。方案明確指出,市場導向是深圳國資國企綜改的一個基本原則,要實施“上市公司+”戰略。到2022年,深圳市屬國有企業總資產力爭達到4.5萬億元,打造1至2家世界500強企業。
“深圳國企改革從脫離市場,到參與市場的周期蛻變,給國有經濟布局戰略性調整帶來指導意義?!崩铄\說。
堅持三原則的“掃地僧”
在政策的加持下,深圳國資規模迅速增加。
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深圳市屬國企的資產總額為2.56萬億,比2016年增長了1倍多。
2018年,深圳市屬國企的資產總額邁入三萬億元大關。
在資本實力日漸雄厚之時,深圳國資以“白衣騎士”的身份參與了多起商業并購。
“寶萬之爭”便是深圳國資的經典一役。
當時,姚振華執掌的寶能集團一躍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此后,萬科開始反擊,華潤、安邦、黑石等輪番上陣,最終在2017年深圳地鐵集團動用663.72億元出手,成為萬科的第一大股東。
此后,深圳國資對包括上市公司在內等知名企業的投資動作不少。
2018年,由于宏觀經濟去杠桿,深圳大批民營上市公司陷入資金困境,此時深圳國資成立兩只總規模170億元的上市公司紓困私募基金,化解上市公司因股權質押引起的危機。
2020年,深圳國資委通過深圳資本集團及深圳資本集團全資控股公司受讓了中集集團(000039.SZ)29.74%的股權。
同年,深圳國資在危機時刻出手馳援華為。2020年11月,深圳國資牽頭接收華為剝離出來的榮耀。榮耀的收購方為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該公司由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發展集團與30余家榮耀代理商、經銷商共同投資設立。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發展集團是國有獨資公司,股東為深圳國資委。
諸多投資動作背后,深圳國資其實有一套自己的邏輯。
一次會議上,時任深圳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余鋼表示,深圳國資投資遵循“三個原則、兩化路徑”。
“三個原則”指的是,堅持戰略上匹配,任何收購必須要匹配深圳的城市發展戰略、深圳國資的戰略布局;堅持實現國資保值增值的目標;堅持合作共贏。這是深圳國資進行資本運作和收購相關行業頭部企業著重考慮的問題。
“兩化路徑”即,在遵循“三個原則”的基礎上,遵循市場化、法治化的路徑。
余鋼強調,“深圳國資尊重被投資企業的獨立法人地位,堅決在商言商,遵守契約精神”。
數據來源:Wind,截至日期:2021年1月27日
四大股權投資平臺
深圳國資不僅在關鍵時刻作為“白衣騎士”,還憑借綜合性投資平臺——深創投、國有資本投資——深投控、國有資本運營——深圳資本、戰略性基金管理平臺——鯤鵬資本這四大股權投資平臺,成為投資界公認的“掃地僧”。
官方資料顯示,深創投目前管理各類資金總規模約4292億元,包括150只私募股權基金,13只股權投資母基金,19只專項基金(不動產基金、定增基金等)等。
截至2021年末,深創投累計投資項目1406個,其中206家企業順利登陸全球17個資本市場,在投資項目數量和IPO數量上穩居國內創投行業第一位。
在創投業務板塊,深創投主要投資中小企業、自主創新高新技術企業和新興產業企業,涵蓋信息科技、智能制造等行業領域,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
相較于深創投,鯤鵬基金更聚焦國企改革,以多渠道融資募資為手段,布局重點行業和重大項目。截至2021年6月底,資產總額達736億元。
成立于2007年的深圳資本,前身為深圳市遠致投資有限公司,是為推進國資管理從管資產向管資本轉變、推動深圳國資整體資本運作戰略,專門成立的國資輔助履職平臺和國有資本運營專業平臺。
作為全周期投資并購服務平臺,深圳資本運作的產業基金涵蓋并購基金、新興產業基金、投貸聯動基金、平穩基金等。
與前述三家平臺相比,深投控是多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或前十大股東,其中深投控資產規模高達數千億,是國有資本投資界的“巨無霸”。
作為深圳最大的國資運作平臺,深投控以科技金融、科技園區、科技產業為主業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深投控旗下全資、控股企業41家,包括國信證券、天音控股等13家上市公司。截至2020年底,公司總資產8454億元、凈資產3528億元。2021年在世界500強企業中排名396位,較2020年上升46位。
值得關注的是,與深投控對標的是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淡馬錫。
國家控股、公司化運作、集團化管理的淡馬錫公司,在資產運營及管理方面成績突出。截至2019年,淡馬錫45年來的復合年化股東總回報率高達15%。
2020年6月,深圳國資委曾公開表示,深投控對標淡馬錫的改革方案主要集中于授權機制、法人治理機制、選人用人機制、激勵約束機制、投資管理機制、風險管理機制等六大機制。
一位接近深圳國資委的人士表示,之所以是深投控,而不是國資對標,一方面是因為深投控本身可運作的資金量比較大,有條件去做純市場化的運作。另一方面深投控的上市公司較多,而上市公司的董事會建設完善,董事會制度方面具備成熟的操作模式,更好對標淡馬錫模式的政企分開、高效的董事會制度等。
成長的可持續性
2021年,對于深圳國資委來說又是一個豐收年。
1月26日,深圳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王勇健在工作報告中表示,全市國資國企提前半年完成國家部署的三年行動任務,在改革中期評估中獲評A級。
同時,提前一年完成綜改試驗主要任務,改革成果被國務院國企改革領導小組向全國推廣,改革經驗被國家發改委列入47條“深圳經驗”向全國推介。
王勇健要求,2022年要重點抓好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在支撐城市經濟平穩運行上展現新作為;縱深推進國資國企改革,在先行示范推進戰略戰役性改革上展現新作為;鍛長板補短板優布局,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上展現新作為等八方面工作。
值得關注的是“鍛長板、補短板、優布局”的工作要求。具體來說,是堅持市場化方向,以更大力度推動國有資本向主責主業和資本市場集中。圍繞全市“20+8”產業集群工作部署,發展壯大一批科技領軍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單項冠軍企業。
“深圳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中濃墨重彩的一筆,也可以說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成效看深圳?!崩铄\說,深圳國企改革的步伐大,具有彎道超車、后發制人的特點,三年的經驗需要好好總結。
“當然,對深圳的國企改革不能一下子說得太滿?!崩铄\認為,在政策的連續性和一致性之下,深圳國資的增長具有長期的可持續性。在未來,如果深圳國企中出現類似華為、騰訊這樣的企業,對大灣區乃至整個中國經濟有明顯的拉動作用,這對于全國來講也有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