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辛繼召、胡天姣 深圳報道 教育培訓行業“雙減”政策落地,相關教育分期類貸款也受到監管進一步關注。
近期,《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部分地區監管已要求商業銀行上報教育培訓類分期貸款數據。監管機構并未要求暫停教育分期貸款,要求單獨上報相關數據口徑,目的或為了解教育分期規模和資產質量情況。
“相當于享受了房地產貸款專項數據上報的待遇?!币晃淮笮蟹中腥耸啃ΨQ,當地銀保監發文,要求商業銀行按季度上報教育培訓行業授信情況。
銀行內部也已開展排查。有銀行業務人員告訴記者,近期每月都會將培訓類機構經營情況及貸款情況相關數據上報于總行。“上報數據操作大約從8月份開始,屬于總行教育培訓機構風險排查,了解與分析培訓類機構的經營情況、資產質量等。”其表示,8月開始的上報數據是與此前出臺的“雙減”政策有關?!拔覀兩蟼€月(10月)又向總行發了最新數據,以更新排查名單?!?/p>
“雙減”政策沖擊教培分期
實際上,隨著“雙減”政策強化教培領域貸款監管,加之教育分期、培訓貸市場亂象叢生,教培分期貸款規??s減均在預期之內。業內預期相關分期產品將面臨大洗牌。
“雙減”相關政策,堅持校外培訓公益屬性,充分考慮其涉及重大民生的特點,將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納入政府指導價管理,科學合理確定計價辦法,明確收費標準,堅決遏制過高收費和過度逐利行為。通過第三方托管、風險儲備金等方式,對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進行風險管控,加強對培訓領域貸款的監管,有效預防“退費難”、“卷錢跑路”等問題發生。
目前,各地已進一步落實“雙減“政策,要求教培機構在銀行設立專用賬戶。
自6月1日起至今,上海市培訓協會已分批面向社會公告25家培訓機構和11家商業銀行建立合作關系,探索實施銀行定期劃扣機制。廣州市教育局擬制了《廣州市培訓機構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要求面向中小學生的校外培訓機構應在本市選取一家銀行開立培訓費資金專用賬戶,并授權銀行向教育主管部門及時推送專戶相關信息。
預付模式備受質疑
此前,作為消費金融的業務之一,教育分期曾被視為風險較低的優質資產。部分銀行信用卡、互聯網金融等曾大手筆押注教育分期,特別是與語言培訓機構合作開展學費分期業務。
有銀行人士指出,教育類分期業務發展的風險管控,一般是關注培訓機構的固定資產投資、現金流等情況,重點監控交易真實性問題。不過,教育服務的主觀感受性較高,即便在機構不惡意欺詐的情況下,消費者對于培訓效果的不滿也容易引發退款糾紛,導致還貸意愿降低。
在此之前,教培分期甚至出現培訓學校跑路,學員仍被迫支付剩余分期貸款的風險事件。
其原因在于,教育培訓行業多采用預付消費的商業模式。在預付費模式缺乏監管的情況下,預付消費“跑路坑民”容易引發風險事件。一位華南銀行業人士指出,能做教育分期的機構一般具備了相對標準化的服務能力和水平,分期業務相對是風險可按的。問題在于,教育機構對分期獲得的資金如何使用,是否存在被挪用、轉移的風險,這與一般公司貸款對借款主體的審查面對的困境是一樣的。
10月13日,教育部和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印發《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訂版),要求培訓機構做到“亮證簽約”,“培訓貸”的收費方式被明令禁止。
特別提示中明確指出,培訓機構不得使用培訓貸方式收取費用,預收費須全部進入培訓機構收費專用賬戶,并根據屬地監管部門要求,通過銀行托管或風險保證金方式全額納入監管范圍。
北京、重慶、廣東等地也已出臺相關政策對培訓貸進行規范,或者進行風險提示。廣東小貸協會今年7月發布風險提示,認為“雙減”政策會對培訓貸、教育分期市場產生較大影響,后續較難開展培訓貸業務。